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1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笔者在“浅议创造性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见《发明与革新》1998年第 7期 )中阐述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创造性思维与逻辑思维分别是人们对思维进行不同标准分类后得出的不同结果 ,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应该是一种交叉的关系 ,或者叫部分重叠关系。后来 ,唐利先生在“再议创造性思维与逻辑思维”(见《发明与革新》1999年第 3期 )中提出了异议 ,认为创造性思维与逻辑思维之间应该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作者对此研究再三 ,认为还有商榷的必要。其实 ,要判断创造性思维与逻辑思维之间是否是对立统一关系 ,应弄清两个问题 ,一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含义是…  相似文献   
2.
目前,不少高等学校已经开设了行为创造学的课程,但是,绝大多数人仍然不了解行为创造学中诸多新观点及其在我国创新工程中的特殊作用,有的甚至还对它产生了一定的误解,从而在学术上影响了我国创造学的发展.为此,笔者在本文中重点论述行为创造学中的新观点,以便进一步表明,只要用创造的精神来对待国外传入我国的创造学,就会发现其实里面存在的问题很多,就此深入探究下去才可以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创造学.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发明协会和中国矿业大学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高等学校创造教育及创造学研讨会”于1993年9月21日至24日在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召开。参加本次会议的来自北京、上海等14个省市及北大、清华等29所高等学校的59位代表,向大会提交论文共81篇。代表们就我国高等学校创造教育及创造学研究的现状、问题及走向展开了热烈而认真地讨论,取得了共识,为我国高等学校深化教育改革做了一件有益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创新已是现代人耳熟能详的词语,它看起来是如此深入人心,但实际上人们对它却并不十分了解,完全用创新来取代创造的现象随处可见。这不但在学术上造成了混乱,而且也会对我国创新工程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影响。概念的异同创造(Creation)一词出现得很早,旧约全书中就已使用。其本质是必须具有“新颖性”,它常以“非重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创新形势的深入发展,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发明创造行列中,这对成功地建设创新型国家显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然而,由于创造学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人们对发明创造仍存在很多的认识误区。误区之一便是“直观”地将发明创造划分为“大发明”和“小发明”。例如,《发明与创新》2006年11期所刊“于无声处听惊雷——略谈小发明的价值”一文虽然肯定了小发明的价值,但并未解释其中的发明为什么属于“小”的范围,只是希望人们“拿起放大镜去看小发明”而已。当然,与此类似的诸如“小发明大市场”之类的报道在各种媒体上也经常可见,其目的也在于提醒人们不要轻视小发明,从而激发了很多人发明创造的热情。  相似文献   
6.
创新已是当今耳熟能详的词语,它看起来似乎深入人心,但实际上人们对它却并不十分了解,由此,完全用创新来取代创造的现象随处可见。这不但在学术上造成了混乱,而且也会对我国创新工程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影响。为此,本文进行一些必要的探讨。一创造(Creation)一词出现得很早,旧约全  相似文献   
7.
8.
创造学界普遍认为,创造性思维是一类非逻辑思维,逻辑思维不能直接导致创造。更有人甚至根据培根1605年所讲的“人类主要依靠机遇或其他,而不是逻辑创造了艺术和科学”及其他科学家、发明家等有关类似的论述而提出创造性思维与逻辑思维之间彼此是不相容的矛盾或对立关系。创造性思维与逻辑思维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已成为在普及创造学,尤其是在高层次知识领域内普及创造学时所遇到的一个难以回答而又必须回答的问题。作者在中国矿业大学创建创造工程专业时,对该专业的主干课程──创造性思维课程进行了多年的专门研究,在创造性…  相似文献   
9.
试论创造性思维的思维过程 思维模式及其训练的根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维是人大脑中的一种高级神经活动,然而至今人们对于思维的机制,尤其是对创造性思维机制的认识还很不充分。因此,作者在我校试点创建第一个创造工程专业方向,并为其开设主干课程《创造性思维》时就不得不花费极大的精力来专门研究创造性思维,从而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由此,作者曾撰写了《试论特点、属性的区别与联系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一文,首先对创造性思维的特点阐述了阶段性的看法,即:事物的特点实则是指该事物区别于它类事物的一种属性,同时提出了判断事物特点的4条联立标准,指出了事物的特点因具有明显的排它性、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