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4篇
科学研究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1.
仿生概念将生物学和工程技术结合在一起,以最灵活、最高效、最可靠、最经济的方式,为人们改善和创造新的技术设备、促进技术革新、解决技术难题提供新原理、新方法和新途径。在大数据与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虽不断向前发展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海量数据爆发式增长带来的存储、计算和分析需求,以及随其而来的能耗、效能挑战,迫切需要信息技术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借助生物技术的启发,从生物结构中寻找信息技术革新方案,正成为国际前沿研究方向。DNA数据存储和神经形态计算,作为当前活跃的新兴研究领域,是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方向,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文章主要从这两个方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出发,尝试分析受生物技术启发的信息技术发展的动因、趋势及前景。未来20年,将是生命领域与信息领域交叉融合的重要时间窗口。通过向生命系统学习和模拟,以及借鉴生物技术研究提供的新思路、新原理和新理论,信息领域将会产生若干颠覆性的技术与应用,并影响整个学术界与产业界。  相似文献   
2.
3.
一会议的背景和基本情况世界空间科学大会是国际上空间科学界规模最大、最为重要的学术会议,由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Committee on SpaceResearch,COSPAR)每两年举办一次,至今已经举办了36届。中国北京作为承办国和承办城市,在世界空间科学大会历史上是第一次。空间科学研究是人类空间活动的主要领域之一,是其它空间活动如卫星通信、对地观测、卫星导航定位、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活动的基础,同时也是带动空间高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自1957年人类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空间科学研究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许多以前未知的自然现象被发现,…  相似文献   
4.
科研信息化基础环境是在科研信息化劳动工具中,满足共享需求、提供共享服务、支撑科研活动的软硬件系统和信息化环境。它涵盖了以硬件设施为主的"硬"服务环境、以软件和数据为主的"软"服务环境,以及包括协同工作环境、运维平台在内的运行管理和服务环境。文章简要综述了国外科研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的最新进展,阐述了我国国家科研信息化基础环境的发展现状,通过近年来中科院在科研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中的实践与经验,分析了我国国家科研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中的不足,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关于我国国家科研信息化基础环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科研基础平台是国家科技创新的基础性、战略性平台。近10年来,我国科研基础平台在科学观测水平、制造工艺水平、数据获取水平、开放共享水平、科学管理水平、开发利用水平方面取得了跨越式发展,高水平支撑我国科技创新活动。展望未来,新的科研范式变革正在悄然到来,新兴科研信息化基础平台不仅支撑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野外台站朝着更大规模、更精确、更先进的方向发展,其本身还将对科研范式变革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成为重大科技突破的“加速器”与“倍增器”,成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迈进世界科技强国的关键支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