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乡土社会的礼俗传统久已有之,基于礼俗互动而构建的多元社会关系框架是观察与认知中国社会的重要窗口。在近现代华北村落社会,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梅花拳,植根乡土,长期影响着乡村生活实践。盛行于冀南北杨庄一带的梅花拳,围绕拜师礼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师徒社会结构,保障着当地乡村社会中层次分明、显隐兼具的礼俗互动机制的运行。  相似文献   
2.
张兴宇  舒启智 《新闻世界》2011,(11):224-225
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以微博为代表所形成的网络舆论,对大众媒体的报道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在对公共事件的报道上。本文以央视对“药家鑫”案的报道为例,探讨大众媒体在对公共事件的报道上该如何寻找舆论支点,以及建立什么样的舆论支点。  相似文献   
3.
4.
尾水肘管是水轮机的通流部件,位于水轮机流道末端,在一期混凝土内部。水轮机安装时尾水肘管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承受液态混凝土的压力,在水轮机运行后尾水肘管主要的不利受力来源于渗漏压,本文将分别介绍尾水肘管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与在设计工况下的受力计算,用以核实肘管在浇筑混凝土与水轮机运行时的机械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但也是一位载入俄罗斯哲学史的思想家。他的宗教道德思想不仅仅体现在其大量的政论著作中,也渗透于其大大小小的文艺作品的字里行间。托翁的哲学学说是其文艺创作的根本主题,这一鲜明的特点在其创作后期愈益明显。在其最后一部文学长编《复活》中,作家本人的哲学思想诸如不以暴力抗恶、博爱、道德自我完善等均得到潜移默化的诠释,构成了该作品的创作题旨。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和推进,教师需要不断发展和成长。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由此可见,有效进行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环节。然而,完全依靠教师自发进行教学反思容易受到自身瓶颈的限制,表现为惯性思维、拘泥于教学技巧、指标化工作指令的限制等,使得反思的内容和水平不够开阔。为此,需要借用一些新的理念和工具方法,促使教师的教学反思更为全面深入,从而真正有助于教师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课堂观察”即作为一种有效方法,逐渐受到教育研究者和教学实践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肖鑫  张兴宇  徐拂洋 《传媒》2021,(21):94-96
短视频作为当下兴起的一种重要视频样式,在弥补缺失化社交、形成沉浸式体验、促进回馈式流量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传播价值,为走出"同温层",进而打破"信息茧房"提供了新途径,也为用户构建了虚拟空间下的狂欢广场.同时,短视频的内容品性随着这一样式的普及化逐步定型,人格化表达和聚焦化呈现成为当下短视频的突出特质.本文将从叙事品性、传播心理和模式突破层面出发,以其相关理论为依据,阐述短视频这一视频样式的叙事与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8.
多肽合成反应中,由于影响实验的因素较多,用传统的正交设计进行合成条件的优化难度太大,实验次数可能几十甚至上百次,本实验首次将系统全面反馈试验优化技术引入到多肽合成反应虽,经试验证明该技术能快速找到最佳合成工艺的途径且能使接肽反应产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9.
我国人口结构日益渐“老”,数字生活却面目一“新”。在此背景下,因接入差别、使用差别和知识差别导致的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也在日益凸显。尤其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老年人作为社会群体中媒介素养不足的数字弱势群体,在疫情突发和数字发展的碰撞下成为全社会重点关注的对象。本文具体探究了新冠肺炎疫情事件中老年群体在信息接收前、中、后先后面临的“三重困境”,从多方主体进行剖析,提出对应的弥合路径,以期助力人口老龄化、社会数字化和疫情常态化的共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兴宇  于贺伟  程屾  孙荣峰  冯元民 《教师》2023,(18):108-110
科教融合为培养传统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平台与路径。针对新能源战略形势下的能源领域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学术科研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目的,基于学、研、赛、创四个方面的全流程培养改革探索与实践,文章总结了齐鲁工业大学课堂教学、科研训练、竞赛练兵及创新能力提升等有效策略,并以学业导师制度贯穿学生全流程培养过程,通过贯彻实施及措施优化有效夯实本科生专业基础知识,提升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这有助于学业导师优化教学理论,并可为同类专业创新型育人模式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