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4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绍熙同志的关于学生智能不要“平均发展”的原则,研究的是教育思想的问题,他的鼓励学生以自学为根本、主动探索的原则,探讨的是学生学习原则的问题。这些都是培养富于创造精神的人才必须研究的问题。史绍熙同志关于教师的施教,也提出了有自己特色的思想,这就是“既要有一定的速度,一定的难度,又要有极限”的思想。五十年代苏联的教育部长凯洛夫总结了国内一百多位教育家的经验提出的几项教育原则,其中有一项“量力性原则”。他强调施  相似文献   
2.
新教改走进我们已五年了,多年来的语文教学告诉我,什么时候也离不开集体,个人的发展是集体智慧和个人发展的统一.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创新的学生,教师必须是全面发展创新的教师.  相似文献   
3.
史绍熙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自学、观察、思考、创造”的教学原则,在国内引起了很大反响,朱九思先生推荐这一观点并撰写了《培养高素质有创造能力的大学生》,从而把创造教育观引向高等教育。文章重在研究史绍熙先生创造教育观的内在规律及其在高等教育界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启发式教法,古已有之。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按郑玄注:孔子与人言,须待其人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之说也,为此则思之深也。 这里讲的很清楚,孔子教学生就是用启发式。在学生想求通而不能通,想说而说不明的时候,帮助学生搞清问题。这样做,学生记得牢。  相似文献   
5.
史绍熙同志认为:“爱学生是教好学生的前提,是教育上取得成功的起点。……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革命的希望”。他常说:“我的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归结起来就是一个字‘爱’。一天不见学生和教师心里就感到非常空虚。”他就是用这样的思想为指导,来管理教育的。  相似文献   
6.
双鸭山矿业集团,集贤煤矿生产二区,由于原采区已接近收尾,准备的接序采区为:4303采区。 4303采区开采煤层为集贤煤田3~#层,煤层的平均厚度为:0.85米,在现场施工的过程中,由于煤层较薄,拉底量大,造成矿井排矸量过大,不能保证矿井的正常运煤的时间,从而影响到矿井产量的稳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对于复合,顶板的支护多采用棚式支架支护,施工困难,工程造价高,而采用锚杆支护,受顶压的影响,造成顶板局部脱落。双鸭山矿业集团,集贤煤矿根据实际条件,确定在16层复合顶板的条件下,采用钢带锚杆支护。钢带锚杆支护是在苗杆支护的基础上,产生的新型支护方式,是在巷道围岩内打入锚杆,并在锚杆的末端连接预制钢带,利用钢带和锚杆联合作用来加固巷道的围岩,而形成的新的承载结构。  相似文献   
8.
史绍熙同志主张,开发学生智能,不能只靠课堂教学,提出在课堂教学之外,还要广泛开展“课外科技活动”。他在《谈课外科技活动的意义和管理》(载辽宁师大《教育与管理》1985年第2期)一文中说:“青少年学生的课外科学技术活动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一代不可缺少的教育因素和有效途径。它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科技人才幼苗,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具有重要作用。”还说:“科技活  相似文献   
9.
史绍熙同志一贯主张以学生的自学为根本,鼓励学生向各方面主动探索。他在一九八二年元月写的《努力培养中学生的创造精神》一文曾指出:“观察是入门,思维是核心,创造是目标,自学是根本。”(见《史绍熙教育文集第49页)让学生自学,鼓励学生去探索,并通过这个途径,培养起学生的创造精神,这是史绍熙教育思想的又一个重要之点。省常州中学按照这一教育思想治校,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一九六六年之前的一次高考中,物理学科有151名学生得了满分115分(其中附加分15分)。一九八二年全国数学通讯竞赛,一等奖共十二名,常州中学就占了6名。一九五三年至一九六五年,该校直接送出的留学生有二百多名。有位女学生,在美国某学院留  相似文献   
10.
史绍熙同志是我省的教育家,现在担任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他在常州中学曾度过了四十多个春秋,当过教员、班主任、校长。四次被评为常州市劳动模范,多次获得市、省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的称号。1958年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参加了全国文教群英会,并任主席团成员,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粉碎“四人帮”之后,他已年逾花甲,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仍从事教育理论的探讨,撰写有关文章。1982年《史绍熙教育文集》出版,这是他多年来教育实践和理论探索的结晶。从这一期开始,我们约请张士春同志撰文,对史绍熙同志的教育思想进行介绍,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