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2.
江苏省海岸以淤泥质海岸为主,不利于传统旅游业的开展。随着现代旅游观念的出现,生态旅游热潮在全球兴起,江苏沿海丰富的湿地资源,为发展现代生态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本研究以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评价),对江苏沿海淤泥质海岸湿地旅游资源的景观价值进行评价,计算各景观的吸引力和开发潜力,以此确定江苏沿海可持续生态旅游的开发重点。评价结果表明,盐城沿岸旅游资源最为集中,综合旅游价值也最高。据此,文章提出成立“盐城国家滨海湿地公园”的构想,以发展生态旅游,实现生态保护和区域开发的双赢目标。文章阐述了建立国家湿地公园的理论基础,确定了盐城国家湿地公园的范围、构成,根据各段资源特色,提出了具体开发步骤和策略。本研究将为江苏沿海生态旅游的发展和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2004年末的印度洋海啸灾难,敲响了人们忽视海洋灾害的警钟。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本文用最新的详实资料,论述了我国主要的几类海洋灾害,并提出了防治的对策,以此引起国人对海洋灾害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中国“世界自然遗产”资源现状特征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的信息表明,世界遗产中心正从全球角度对世界遗产事业和遗产保护现状进行深入全面的审视与评估,并着手对各遗产类型及其地域分布的不均衡性进行改善。《凯恩斯决议》的修订,使得自然遗产的申报得到优先保障,并进一步突出了生态、地质演进及生物多样性等价值。对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发展现状与国际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我国“世界自然遗产”项目结构不合理,自然与文化遗产比例失衡、自然遗产偏少、地理覆盖面积较小,自然遗产类别简单,所符合的遴选标准过于单一,遗产地域分布不均,未充分反映出我国自然环境的复杂性与自然遗产资源的丰富性。提出了当前中国“世界自然遗产”的发展对策:加强基础研究及提升遗产地科学内涵;挖掘自然遗产资源的文化内涵;加强研究和申报海洋类遗产;加强申报我国特有的自然地理类型遗产地;扩大遗产地规模;加强西部遗产地的申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