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5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将“科技人力资本迁移”定义为科技人员将知识技能或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市场化的创新创业活动。囿于当前科技人员相对缺乏对市场的掌控能力和发现机会的敏锐眼光,国家及有关组织机构对科技人力资本迁移的支持力度不够、科技人员因创新服务意识不足从而难以平衡本职工作与迁移关系等问题,我国人力资本迁移发展滞缓。为此,根据解释结构模型原理构建科技人力资本迁移影响因素层级递阶结构模型,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和德尔菲法明确具体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影响科技人力资本迁移的因素有三大类,即表层因素、中间层因素和深层因素。其中,表层因素为创新能力和机会能力;中间层因素为包含预期收益、迁移渠道等10个影响因素;深层因素主要包含角色认同、组织支持和迁移氛围。由此提出政府层面完善政策、提供制度保障,组织层面创新评价方式、营造良好环境,个人层面把握政策精神、提高认识等,促进我国科技人力资本迁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时代的中国在线教育教育部于今年3月发布了《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6.4万个教学点全面完成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农村及边远地区长期缺师少教、国家规定课程无法开齐开好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同时据了解,清华大学的远程教学站已经覆盖了全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的522个,附小的课堂就是通过这些网络,便捷、迅速地传递到3000多个教学站。优质的教学资源通过一根网线实现了千里传输。  相似文献   
3.
社会调查方法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采用传统理论课程单一的授课式教学模式,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需要采用多维的教学方式.重点在理论讲授、调查实践和考试等教学环节进行了深入研究,改革和完善了的各环节教学方法,并提出了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促进高校科研人力资本合理迁移和配置是激发社会创新创业活力的重要举措。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高校科研人力资本迁移意愿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并通过内蒙古295名高校科研人才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科研人才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个维度均对迁移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具体来说家庭、高校、政府政策、能力素质以及资源整合程度等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建议政府、高校等从建立风险保障机制、完善人力资本迁移制度实施细则、积极为科研人才提供创新创业资源入手,提高科研人力资本迁移意愿。  相似文献   
5.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高校科研人力资本迁移意愿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并通过内蒙古295名高校科研人才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科研人才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3个维度均对高校科研人力资本迁移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具体来说,家庭、高校、政府政策、能力素质以及资源整合程度等因素影响较大。基于此,建议政府、高校等从建立风险保障机制、完善人力资本迁移制度实施细则、积极为科研人才提供创新创业资源入手,提高高校科研人力资本迁移意愿。  相似文献   
6.
从知识团队的概念及特征入手,运用相关博弈理论作为支撑,提出了优化知识团队激励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7.
将科技人力资本迁移定义为科技人员将知识技能或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市场化的创新创业活动。囿于当前科技人员相对缺乏对市场的掌控能力和发现机会的敏锐眼光,国家及有关组织机构对科技人力资本迁移的支持力度不够、科技人员因创新服务意识不足从而难以平衡本职工作与迁移关系等问题,我国人力资本迁移发展滞缓。为此,根据解释结构模型原理构建科技人力资本迁移影响因素层级递阶结构模型,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和德尔菲法明确具体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影响科技人力资本迁移的因素有三大类,即表层因素、中间层因素和深层因素。其中,表层因素为创新能力和机会能力;中间层因素为包含预期收益、迁移渠道等10个影响因素;深层因素主要包含角色认同、组织支持和迁移氛围。由此提出政府层面完善政策、提供制度保障,组织层面创新评价方式、营造良好环境,个人层面把握政策精神、提高认识等,促进我国科技人力资本迁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