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0 毫秒
1
1.
语言虽然是在个人的话语交际行为中实现其交际功能的,但个人对语言材料选择与组合的个己性并不能改变语言的社会属性;同时语音音素的自然性基础和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并未使语言丧失社会性本质和规约性的理据学依据,这一理据学依据虽不是逻辑的,但却是约定的,因之它对使用者具有优先性、强制性,这种优先性既是语言的社会性本质,也是语言的社会性规约.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课题、新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党内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实现党内和谐,必须以增强党领导和谐社会建设能力为目标,加强理论武装工作,重视党内矛盾,发展党内民主,充分调动党内主体要素的积极性。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相似文献   
3.
目前,作为建筑市场主体之一的建筑企业的“信用缺失”已严重影响到我国建筑业持续、健康的发展,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行业信用评价体系及相应的激励机制,以引导建筑企业加强自身信用建设,在市场活动中诚信守法。文章首先试图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建筑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并根据建筑企业的特点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然后给出了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企业信用等级进行评价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善良风俗”不仅是衡量行政执法行为的准则,同时也是衡量相对人行为的准则,对行政执法依据出现空白时起拾遗补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