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戈革 《科技文萃》2004,(11):130-133
历史上的玻一海"密谈" 1941年秋,海森堡应丹麦"德国文化研究所"之邀,到哥本哈根发表学术演讲,同行的是他平生最亲近的学生朋友和"智囊"C·F·封·外才克尔.他讲的是天体物理学方面的问题.在演讲中,他表示因为在听众中看不到他的老朋友玻尔等人而感到遗憾.这等于当着纳粹分子的面而向他的老师"叫阵",因为谁都明白,玻尔他们和纳粹当局之间那种紧张关系是不宜当众说破的.  相似文献   
2.
戈革 《科学文化评论》2007,4(5):108-120
古代某哲人有云:"一部大书便是一项大罪。"这句话到底是何意?我至今不敢说"懂"。这里的"罪",在英文中是"sin",而不是"crime",其义大致是指对"上帝"或"天道"的违犯而不是对任何"伟大领袖"(人也,非"神")的触怒。无论如何,当年我等知识分子被从早到晚地骂为"罪该万死",也绝不是因为我们写了一万本书!  相似文献   
3.
在从前,一般中国读书人的姓名、表字、别号、官职、谥号、称谓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礼节,都有相当细致、相当明确的规范和用法,是不能任意胡来的。近几十年来,这一切全都被打乱了,许多不合乎这一起码条件的粗鄙现象大量而严重地存在于所谓的"文艺"活动中。  相似文献   
4.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