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近年来随着我国司法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已经越来越成为对鉴定结论进行质证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目前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的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应通过对我国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历史渊源和目前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考察,进而对其法理价值、现实必要性等进行分析,并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之上,对如何完善我国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的法律制度,提出相应的立法理念和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的法医学教育体制,虽然法医学理论界与法医学实务界都提出了各自的改革意见,但由于我国开展法医学教育时间较短,因而法医教育体制的探索,应通过对国外法医学教育体制的研究并与中国现行法医学教育体制进行比较,才能提出若干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3.
刑事案件是纠纷的一种特殊形式,并非所有刑事案件均必须采取落实刑罚权的方式解决。协商性司法作为一种可移植的刑事纠纷解决方式,具有保护被害人权益、恢复受损社会秩序的特点,对于我国刑事诉讼一定范围内刑事纠纷的平和解决具有现实意义。刑事和解是协商性司法理念与我国实践结合后本土化的产物,2013年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后对此进行了立法确认。刑事诉讼的解纷属性考察应以纠纷解决为视角,在此基础上,进行准确的制度设计以实现在刑事诉讼中纠纷的平和解决。  相似文献   
4.
作为人权的基本组成,诉权是公民权利救济的司法途径,也是公民接近正义的基本保障.少数民族由于各种限制性因素使其诉权的实现不能与国家法制化进程同步.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所规定的平等权、自治权、立法权是少数民族诉权实现的宪政基础,民族语言、诉讼费、起诉权、应诉权是少数民族诉权实现的主要内容.民族立法、法律援助、民族法律意识的培养以及诉讼解决纠纷的基本定位是少数民族诉权实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回族的社会威望人士调解解决民间纠纷具有规范、宗教、秩序、道德等多重特性,是一种带有浓厚自治色彩的社会解纷形式,产生于回族长期共同生产、生活的基础上,系回族共同体集体意志的体现,符合回族群众的解纷需求,其目的主要是维护有利于民族整体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规范和恢复回族的社会关系是社会威望人士调解的基础和根本取向,社会威望人士调解的解决纠纷功能通过习俗惯例的适用来体现,而习俗惯例主要通过回族民间纠纷的当事人对伊斯兰教教义的理解而得到执行。  相似文献   
6.
法学专业法医学课程教学改革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我国恢复法医学教育工作以后,不但形成了法医学专业教育体系,而且陆续在医学专业、法学专业、公安专业增开了法医学必修课。但法学专业的法医学课程所用的教材与医学专业法医学所用的教材并无实质区分,基本属于医学专业法医学教材之“压缩版”,本文通过分析这两种专业法医学教育的差异性,提出法学专业法医学教材改革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