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2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针对高职院校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开展实践教学碰到的问题,提出了建立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分主题建立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建立实践教学的制度保障体系以及完善实践教学的考评机制等主要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对于礼仪的界定笔者欲从社会学、教育学和心理学三个层面进行分析。首先,在社会学的角度上分析,礼仪指所有的礼节和仪式的总称,由仁慈、忠孝、礼仪等概念组成,目的在于通过强调一些个人对他人、对社会整体利益应尽责任与义务的规范来稳定社会秩序,治国安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礼仪是体现各种社会关系和交往的特殊语言,体现了人对社会的认知水准和价值观、世界观[2]。其次,从教育学的角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厘清专利权稳定性对专利质量的作用机理,为我国创新主体优化专利管理制度、提升专利质量提供决策参考。[方法/过程]采用微软研究院开发的DoWhy因果推断框架,结合因果图模型和PSS、PSM以及IPW方法进行分析,估计专利权稳定性对专利质量的影响效应。[结果/结论]专利权稳定性对专利质量的平均处理效应为正值,说明专利权稳定性的提升能够促进专利质量的提升;不同技术领域、不同申请人类型专利权稳定性对专利质量的影响效应不同。建议相关创新主体在专利申请和维护过程中,应该以专利质量为导向,建立对专利权稳定性的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