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朱永培 《大观周刊》2013,(2):181-18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社会的变化、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需要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主要途径.历史课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学科.肩负着培养有思维、有见解的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对我们而言,学生的创新并不是说必须要首创新方法、新见解,而是具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知识迁移的能力;标新立异,敢于发表和别人不同见解的思维:超强的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和整合意识等。因此。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提出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延长30年不变,中国进入"乡村振兴战略"新时代,"三农"工作内容有了新变化。本文主要论述了农业机械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围绕和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这个中心,以及如何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相衔接相配套,联系我国当前"三农"现实情况,对农业机械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探讨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