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李宗芳 《甘肃教育》2011,(21):23-23
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一个人适应社会的基本条件。只有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培养各类专业人才,早日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为了实现英明领袖华主席提出的“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的伟大号召,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扩大和加快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提高教育质量。这就要按照毛主席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努力办好普通教育与工农教育。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历来重视工农教育,对七·二一工人大学、五·七劳动大学、半工(农)半读、工农业余教育等都非常支持,对工人、农民知识化特别关心。早在一  相似文献   
3.
1.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2.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  相似文献   
4.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工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是: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累。特别是作为语文老师更难。究竟难在何处,我认为主要是因为中学语文课管的范围很广。既要管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又要管思想感情的熏陶:不但要管课内,还要管课外。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是要使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就决定了语文老师要教给学生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发展智力,并使学生在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识别真善美、假丑恶的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很多语文老师因此很容易把语文课上成知识传授课,由老师主讲,学生被动的听、接受,因此也容易把语文课堂变得枯燥无味,没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5.
学校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场所。因此,学校要在活动中渗透校园文化,以此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所好的学校,一定要有优秀的校园文化,优秀的校园文化就是一所学校的品牌,品牌就是特色。"让校园文化成为全面育人的辐射源,成为素质教育的能量库,成为一部无声的教科书"。这是校园文化的追求,也是学校在管理工作中的研究课题。一、精心设计校园环境,做到  相似文献   
6.
李宗芳 《学周刊C版》2023,(23):102-104
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是双减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英语教师需要认真研究的主题。初中英语教师要抓住双减的契机,创新课后作业设计,增强课后作业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做作业成为学生的一种快乐享受,而不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使学生在多元化的作业中获得智力、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7.
面临知识经济的逼近,湖南应该发挥人才、知识等优势,选准切入点,实现跨越式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积极地面向知识经济审时度势地转变观念,主要革新定位观、发展观。再生产观;着力点是大力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使科技进步成为结构调整的重要技术基础;从政策上、行动上落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提供资源支撑和智力依托。  相似文献   
8.
李宗芳 《甘肃教育》2013,(22):20-20
一、棋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人类能在与大自然的竞争中获得今天的伟大成就.原因就是人的大脑智力优势。怎样继续保持和开发人的大脑优势,也成为当今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棋类这项集科学性、艺术性和竞技性于一身的智力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思维方式日益受到世人的瞩目,成为素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决定,为刘少奇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这表达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我们教育工作者衷心拥护。刘少奇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一生忠于党忠于人民,为  相似文献   
10.
面临知识经济的逼近,湖南应该发挥人才、知识等优势,选准切入点,实现跨越式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积极地面向知识经济审时度势地转变观念,主要革新定位观、发展观、再生产观;着力点是大力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使科技进步成为结构调整的重要技术基础;从政策上、行动上落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提供资源支撑和智力依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