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社会调查数据、扩展强度指数与GIS技术,以大连金石滩旅游度假区为例,定量研究1998-2012年旅游用地时空格局演变特点和驱动机制,研究表明:1旅游用地扩张速度表现为快速增长(1998-2003年),缓慢增长(2003-2007年),稳定增长(2007-2012年)3个阶段。1998-2003年,耕地是旅游用地增长的主要来源,其次是园地和建设附属用地。2003-2007年,其他用地是旅游用地增长的主要来源,其次是耕地和城乡居民用地。2007-2012年,耕地是旅游用地增长的主要来源,其次是其他用地和园地。功能变化:金石滩旅游度假区逐渐由单一功能的传统城镇向集住宿、购物、餐饮、娱乐多元化功能的旅游型城镇转变;2空间格局变化:1998-2003年,旅游开发主要以"海、路、石"为主,旅游用地空间形态以"n"字形布局模式;2003-2012年,旅游开发主要以"海、山、路、石"为主,旅游用地由沿海向内陆呈面状扩展;3驱动机制:区域优势为滨海旅游开发提供了方向性指标,居民协调配合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政府和旅游企业开发的时间,市场需求的理性选择是小镇功能转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内在动力。政府和企业为适应不同阶段的旅游需求做出的调控和规划为旅游用地的相对稳定提供了支撑力。因此,金石滩旅游度假区以内部驱动因子为基础和推动力,外部驱动因子为支撑力,共同驱动旅游用地空间格局的变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