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在教学实践中,我就如何上好初中数学课,做了一些尝试.下面谈几点体会: 一、摸清底数,因人施教。我厂初中班有383名职工,他们入学时的知识程度参差不齐.为了做到按程度、合理编班,我们对全体学员进行了摸底调查。根据调查情况,分别编了快班和慢班。快的提高,慢的辅导.让好、中、差尽量吃饱吃好。快班学员,大部分是高中毕业的学员,对他们以重点复习为主.我们搞了百题训练等多种形式的复习.在较短的时间内,经过紧张的复习,就可以毕业.慢班学员,就根据他们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决定对教学进度和教材的取舍.教学计划规定他们八三年毕业。但经过一段复习,可  相似文献   
2.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来看,要想提高教学效果,除了要对课堂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之外,积极实行教学创新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考虑到小学语文的特点和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教学创新过程中,一定要紧紧围绕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来进行,使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能够符合实际需要,达到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目的。基于这一认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认真分析现有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特点,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积极优化和创新,使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能够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3.
由于各学科的相关性导致目前的大学教育存在很多学科交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本科生增加了工作及科研选择机会。但在本科教育期间培养的工科和理科学生的科研素质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会导致在今后的工作或科研中显露弊端。避免出现这种由于学科交叉所导致的学生在某一方面存在的知识和能力的欠缺,科研素质培养应该成为理工类大学本科教育中需要关注的问题,这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今后更好地完成工作或科研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技工学校体育课是技工教育总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勇敢精神,可以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和文明行为。体育教学蕴含着许多德育内容。因此,如何在体育教学中紧密结合德育教育,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为了让学生的作文增添文采,作文指导时,我向他们介绍了多种排比句,包括因果排比、比喻排比、转折排比、疑问排比、顶真格排比、引用排比。下面分别举例介绍。1.因果排比句。因果排比句既有排比句的气势,又能强调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从而起到警醒提示的作用。例如:"因为你羞愧,使你失去了展示才华的机会;也因为你羞愧,使你失去了让别人发现的机会;更因为你羞愧,使你可能永远问心有愧,愧对自己,愧对长辈,愧对集体,愧对国家。所以,朋  相似文献   
6.
为了让学生的作文增添文采,作文指导时,我向他们介绍了多种排比句,包括因果排比、比喻排比、转折排比、疑问排比、顶真格排比、引用排比。下面分别举例介绍。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探究冰岛罂粟种子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萌发情况,缩短种子萌发时间,提高种子萌发速率.以冰岛罂粟种子作为材料,从春化时间、培养基、温度、光质4个主要方面对冰岛罂粟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探究,研究表明:冰岛罂粟种子的最适春化时间为2d,在B5培养基中发芽率最高,最适萌发温度条件为18℃,黄白混合光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试验结果为今后开展冰岛罂粟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将科研融入实践教学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通过在本科毕业论文环节引入科研项目“中国东北地区地壳与上地幔体波速度、P波各向异性结构研究”,引导学生参与东北地区地壳结构特征野外数据采集与处理、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等项目实施过程关键环节,让学生独立完成相应的科研实践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毕业论文。该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科研兴趣与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增加地球物理学专业本科生野外科研实践,设计了基于微动面波法的校园浅层结构探测实验。该实验包括基阶与高阶面波频散曲线联合反演地表浅层结构的方法和原理、野外微动数据采集、高阶和基阶面波频散曲线提取与地下结构反演等,最后完成反演结果的分析与解译,即完成一次野外科研实践。结果表明,该实验项目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探索和完善新工科背景下地球物理类基础实验课程教学和科研实践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