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语言是一种观念的精神存在,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都要通过语言表现.在语言的表层下蕴涵着人类的精神意识,这是人类语言的动力和源泉.本文从第二语言习得(SIA的角度,论述世居云南少数民族之一的景颇族学生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所表现的民族思维特点,进一步展示语言与思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
李秦松 《科教文汇》2009,(22):257-258
哲学家巴门尼德提出:“人们可以从存在来推论思维和语言,凡是存在的就应当是可思维的,可以言说的,同时人们也可以从语言和思维来推论存在,凡是可以思维、可以言说的就应当是存在的。”本文将从历史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角度,以英语和拉祜语两种语言的语音特征比较为主线,浅述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李秦松 《科教文汇》2007,(8Z):64-64,66
语言是一种观念的精神存在,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都要通过语言表现。在语言的表层下蕴涵着人类的精神意识,这是人类语言的动力和源泉。本文从第二语言习得(SIA)的角度,论述世居云南少数民族之一的景颇族学生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所表现的民族思维特点,进一步展示语言与思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