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4篇
教育   182篇
科学研究   40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2.
体育教学不同于其它课程教学,它具有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独特的教学方式。体育教学氛围有别于其它课堂气氛,它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直接感受的心理环境。教学氛围的好坏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都将产生深刻影响。现代体育教学方法越来越强调教学中各种动态因素之  相似文献   
3.
4.
毛滂,字泽民,浙江衢州江山人,号东堂,北宋著名词人。由于史传失载,其出生年月向无确考。有人定其生于至和二年(1055),或者治平元年(1064)(见上海古籍出版社《宋词》,《文学评论》1984年第2期,江苏古籍出版社《宋词四考》),也有人定其生于治平四年(1067)(见岳麓书社《苏东坡轶事汇编》之年表)。令有所据,亦皆不足以为定论。对于自己出生时没能赶上个“盛世”,毛滂是常引以为憾恨的。他曾说:“某每自恨生之日最晚,当忠献公在朝廷时,某犹襁负于乳媪手中,盖不及识也。”(《东堂集·卷7·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大学生通识教育课的课堂参与以促进课程学习效果的改善,文章以某"211"工程大学面向非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管理学"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问卷调查,建立了大学生通识教育课课堂参与的心理动因及学习效果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目标追求、学习活力和课程态度是影响大学生通识教育课课堂参与行为的主要心理动因。因此,引导学生课程态度是促进大学生通识教育课课堂参与的关键,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是提高通识教育课学习效果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浙产电视剧创作显现了较强的“建设性叙事”思维。有的农村题材剧敏锐聚焦农村转型的现实矛盾,以“方案逻辑”讲述乡村振兴工作,有的改革题材剧以未来为面向,探索多元主体表达,还有更多垂直题材剧深挖事件背后的语境,赋予观众理性思辨与解读的空间。深耕“建设性叙事”以紧扣时代脉搏、贴近人民生活的内容主题、突出影像功能性的创新叙事方式,深刻践行“两个先行”指导思想,生动讲述了新征程中的浙江故事、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7.
地质多功能尺是由余切尺,大、小量角器,直线尺等构成的组合型制图工具,其中的余切尺可实现绝大部分极射赤平投影功能,且制作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容易掌握,利用它可快速地解决地质构造的几何形态和应力分析等方面的许多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贯彻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建设高效课堂,提升绿色教育质量,我校秉承“人格教育”办学理念,通过一年多的教学探索和实践,建立起“134”人格课堂教学模式,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模式的界定与说明“ 134”人格课堂教学模式是我校“人格教育”中的一种程式规范。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是全球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各国纷纷在教育目标和课程技能框架中明确能力培养的具体方面.基于OECD对其成员国所开展的调查,以OECD国际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框架为理论基础,通过对36个国家或地区共66份政策文本的分析,本研究有三方面发现:一是横向看,政策文本更强调社会与情感能力中的任务能力、开放...  相似文献   
10.
美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分类目录的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美国学科专业分类目录(CIP)的基本情况及其形成和发展机制;分析了CIP的层次结构和类型结构,并对CIP在大学人才培养、高等教育统计、学科专业评估和认证,政府管理等具体运用过程中所发挥的学科建构、办学规范、评价指导、决策参考这四大功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阐述了CIP在美国学科专业管理、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总结了CIP的特点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