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3篇
  2009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说明文有“道”可传吗?有。清代学者叶燮指出:文章诗赋,“其道万千”,余得以三言蔽之:“曰理、曰事、曰情、不出乎此而已。”这里的“文章”,自然也包括说明文。可见,说明文也同其它文体的文章一样,除了有“事”可说外,也是有“理”有“情”可循的。而“事”是指说明的对象事物,“理”、情”则是说明文中的思想教育因素了。中学教材中的说明文,从内容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风景园林类、科学原理类、生物习性类和建筑实体类等。针对不同类别的说明文采用不同的角度和方  相似文献   
2.
一、符号法:预先告诉学生用规定的某种符号表示某种错误。如:“×”(表错别字),“____”表病句),“”(表重复),“____”(表多余。)“”(表好词、句),“”(表删掉),符号评改,可以节省时间,使用方便。二、评注法:对文章思想内容、篇章结构,逐段评注出优、  相似文献   
3.
遵循原则操作模式———中学语文学习指导谈福建/林修家一、语文学习指导的原则(一)立体性原则立体性即指引导学生运用综合性思维,从多方面、多角度和多层次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具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的一种技能导引。其特点是体现思维的连续性(即时间概念,反...  相似文献   
4.
立体式语文学法指导,即指引导学生运用综合性思维,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独立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一种技能导引。其特点是体现思维的连续性(即时间概念,反映了不断深入认识事物的规律)和系统性(即空间概念,反映了认识由点、线、面向多维空间转移的规律)。在语文学法的指导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学法的外在表现的个体作用(如:阅读中的浏览、粗读、精读和快读等),更要引导学生掌握学法的“双重”的内在联系的整体功能(如:先浏览、再粗读、后精读和快读等,继而把它们与各种相关的其它学法结合起来)。这样,即可顺应学生学语文的复杂心态,扩大阅读的容量,加大阅读的力度,从而有效地提高  相似文献   
5.
初中语文第六册第五单元作文指导——————福建/林修家难点指津读后感指阅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有感而发的一种作文题型。它的特点是有“读”有“感”。“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深化。它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往往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从内容、形式到写...  相似文献   
6.
缘分与价值     
恢复高考的那年,我偶然考取了某高校,学的是中文。从此,我与语文结下了不解之缘。离开校园,登上讲台,面对着数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别无选择:只能刻苦钻研,勤奋教学,热爱学生。随着时光流逝,我顺利地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当想到日后他们将成为国家栋梁时,...  相似文献   
7.
林修家 《科教文汇》2009,(24):143-143,283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武,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合作学习更有实效呢?我认为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动静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准确把握合作时机,创造平等、自由的氛围等有助于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8.
林修家 《科教文汇》2009,(21):108-108,142
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数学教学中,不仅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还能利用多媒体的记忆存储能力使教学过程重现,有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使教学的反馈环节效果更加显著;而且利用多媒体网络信息容量大的特点,丰富教学内容,拓宽知识层面,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了培养,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将会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9.
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数学教学中,不仅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还能利用多媒体的记忆存储能力使教学过程重现,有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使教学的反馈环节效果更加显著;而且利用多媒体网络信息容量大的特点,丰富教学内容,拓宽知识层面,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了培养,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将会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10.
(一)抽字法对课文中的某些句子,初看起来其遣词造句似乎有一定的特色。其实,深入研究一下,往往这些句子某些词语用得很准确,只是我们不易觉察到罢了。如果把这些词语抽掉,就明显地看出句子的意思改变了甚至成了病句。如《中国石拱桥》中“永定河上芦沟桥宽约八米多,路面非常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如果把“几乎”抽掉,则拱桥的桥面与河面平行是不可能的事了。这“几乎”准确地说明芦沟桥跨度大(桥身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