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建师范大学陈征教授经过十余年的潜心研究,从1977年起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系统、全面地讲解《资本论》的著作即《〈资本论〉解说》(以下简称《解说》)。十几年来,不断修订(目前已是第三版),一印再印,可见其读者之广,影响之大。《解说》受到欢迎,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生产力为标准详细地分析了国外土地制度的发展过程,认为,当代土地制度的发展具有三大趋势,即从土地所有权的绝对性向社会和个人协调演变,从以土地所有权为中心的产权制度向以土地利用为中心的产权制度演变,从以地表产权为中心的产权制度向土地立体产权制度演变,这些分析对我国农村土持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利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1-2007年的数据,进行面板数据回归,考察技术距离对于知识溢出及创新产出的作用.结果表明,地理邻居的研发投入对于本地创新产出具有促进作用,而技术邻居的研发投入对于本地创新产出具有抑制作用.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便利地区之间的交通以及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扭转技术邻居之间的负向知识溢出关系.同时,各地国有企业所占比重以及人力资源水平同样是决定各地创新产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从技术创新、知识溢出的角度实证分析了我国市场潜能的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结果表明:技术创新、知识溢出对地区市场潜能的变化具有显著影响,其中,人力资本溢出、企业R&D溢出和新产品价值溢出是影响地区市场潜能的主要因素;知识溢出对市场潜能的影响作用在东部地区表现最强,在中西部地区表现相对较弱;不同区域市场潜能的驱动要素存在一定的差异,东部地区的市场潜能受技术创新和投资因素的双重驱动,而中西部地区主要受投资因素的驱动.  相似文献   
5.
闽东南地区包括福州、厦门、漳州、泉州、莆田5个市所辖42个县(市、区),是带动福建经济腾飞的主要基地,也是全国加速开放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在闽东南地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创体制优势,对推动我国沿海对外开放战略的升级,促进和平统一祖国大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闽东南地区再创体制优势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224个农户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农户耕地经营规模的结构、规模经营的意愿和行为特征,认为部分农村已经具有发展耕地规模经营的趋势,而耕地规模经营要以耕地市场流转为基础,以提高农业比较利益为前提,正确处理政府或集体组织与市场机制的关系是完善耕地流转机制的关键.耕地规模经营也可能为粮食安全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家庭生命周期、土地流转与农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行为是农业经济的微观基础,而家庭生命周期是影响农户行为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对福建省问卷调查为基础,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户的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影响,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与改革开放以前相比,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产力获得很大发展,农民收入有了很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相比,与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相比,农民收入水平增长速度还是比较慢,收入水平比  相似文献   
9.
创新集聚与产业集聚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计算高技术产业及五个传统制造业在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创新及产业区位商,揭示以上产业创新活动及生产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对创新活动区位商与生产活动区位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除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以外,其余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活动分布与生产活动分布相关,而所选的传统制造业则并没有表现出以上特征。因此,仅从生产集中的角度解释创新活动的空间集聚并不全面。  相似文献   
10.
选用2007—2017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高铁开通对城市碳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速铁路开通可以通过产业结构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提高城市碳生产率,并且在考虑了城市碳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后,结果依然显著。分地区看,高铁开通对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碳生产率均显示为显著正相关,但对中部地区的碳生产率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