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科学研究   5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气候变化与农业产业 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农业产生了重大影响。温度升高将使中高纬度地区热量资源增加.农作物生长季延长.农业种植界线向北移动.而气候变化给我国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带来的影响.今后还将进一步增加农业的生产成本(林而达,2001)。  相似文献   
2.
一、气候变化与农业产业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农业产生了重大影响。温度升高将使中高纬度地区热量资源增加,农作物生长季延长,农业种植界线向北移动,而气候变化给我国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带来的影响,今后还将进一步增加农业的生产成本(林而达,2001)。  相似文献   
3.
粮食安全要靠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我国粮食总产达到4.7亿吨,增产775亿斤,农业的丰收让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气,毕竟是连续减产5年后的一个丰收年,农民收入也增加187元,增长6.8%。据调查,2004年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每亩粮食化肥、种子和农药三种主要农资费用比上年增加15.9元,而每亩税金减少8.3元,每亩粮食补贴收入9.5元,合计17.8元,对农民来说,好政策增加的收入能够补偿农资价格上涨增加的支出。再加上增产和粮价上涨的因素,种粮食每亩净收益(不包括人工费用)增加到300元左右。归纳起来,2004年"两减免、三补贴"政策对粮食总增产的贡献率为19.8%,粮价上涨的贡献率为51.8%,良好的气候贡献率为28.4%左右。  相似文献   
4.
人们对全球变暖问题的关心,集中在它对农业和有关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可能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它对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系统的作用之上。过去40年间,我国的  相似文献   
5.
东北地区湿地生态系统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湿地是分布于陆地系统和水体系统之间的,由陆地系统和水体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综合体。由于具有丰富的资源、独特的生态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功能,享有“自然之肾”之称。本文从地貌景观视角,利用中国湿地数据库资料,及Leemans和Cramer(1990)建立的全球气候网格(0.5°×0.5°)数据库数据,选取东北地区湿地区域内358个网格点1950年~1989年的平均气象资料,计算东北地区湿地吉良温暖指数WI和寒冷指数CI及徐文铎湿度指数HI值。东北地区湿地WI值基本在20℃~103℃·月之间,CI值基本在-205℃~-80℃·月之间,东北地区湿地的HI在4.5mm~20mm/℃·月之间。由于湿地的冷湿效应,温暖指数WI值范围小于同纬度范围的东北地区的数值,而湿度指数则相同。并通过对Holdridge生命地带模型的分析及模型的修正结果,进行东北地区湿地的生态气候学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