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很早以前,我们就知道山西省富有古迹,不过所知的主要是梵寺佛塔之类大型的宗教建筑。近年来,晋中盆地上一座座昔日晋商的豪华大宅被陆续发现,因为它们贴近生活,文化内涵容易理解,所以声名很快便超过了那些宗教建筑,满世界都听说晋中的“大院”。但是当时还很少有人听说过张壁村这样的古堡式村落。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起源及特征楼庆西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上始终保持看独特的风貌,它表现在以木构架为房屋的结构体系,以建筑的群休组合为主要形式,善于应用建筑装饰来塑造形体等等方面。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在形成中国古代建筑特有的形象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中起...  相似文献   
3.
门是建筑的出入口。无论宫殿、寺庙、园林、住宅,无论单幢建筑,还是建筑群体,都有它们的门,而且都处于建筑的明显位置。中国古代将一个家庭的家风称为“门风”,将一个家族的资望称作“门望”,可见门不单纯仅是一个出入口,它已经成为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代表与象征了。中国古代建筑,从个体形象到群体布局,从雕刻装饰到色彩处理,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了古代文化的内涵,封建礼制、伦理道德、理想追求都在建筑上有所反映。门既然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部分,那么这种文化在门上必然会表现得更为显著和集中。门本身最主要部分是门扇,它们都是用木板左右拼合而成,所以称为“板门”。在几块木板的后面加上几条横向的木条,用铁钉将木板和横木固定在一起,这是制做板门最简单的办法。这种铁钉子头为了美观,做得比较大而光滑,在门上排列得比较整齐,因而成了门的一种装饰。在北京的紫禁城里,我们可以见到许多这样的板门,它们被油漆成大红颜色,门上排列着横9排、竖9行,共81枚金色的门钉。红色是喜庆、吉祥之色,金色是高贵之色, 9是单数中最大的数字,于是这红门、81枚金钉的大门成了皇家建筑上专用的大门形式了,它象征着封建帝王的无上权势,并且朝廷还规定按不同等级的官职大小,分别用绿色、...  相似文献   
4.
今年校庆七十周年,也是建筑系建系三十五周年,又正好是我们的老系主任梁思成同志诞生八十周年。4月26日这天,从第一届毕业的老校友到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青毕业生,重返校园,欢聚一堂,共叙离别之情,畅谈旧日友谊,感慨万千。为什么我们的校友能够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祖国作出贡献?为什么其中不少同志担负了各级领导职务,成为四化建设的骨干?大家感到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在母校学习时培养了一种很好的学风。这种学风首先表现在有一股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要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终身。一些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校友都回忆起当年填写毕业志愿时的豪迈  相似文献   
5.
狮子并非我国土生土长的,传说它是在东汉时期由安息国(今伊朗)传人我国的。狮子被视为狰狞之兽,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人们根据它的凶猛性格,设计出狮子雕塑,并赋予它特殊的使命——护卫。所以,今天我们看到在古代陵墓和重要建筑物的大门两旁.甚至房梁、屋顶上,都有狮子雕塑,它们守护着主人并显示着主人的威势。  相似文献   
6.
楼庆西 《科技文萃》2005,(10):134-137
小品,是一种文体的名称,常指随笔、杂文、散文一类短章.古代就有"六朝小品"、"唐人小品"等.此名称源于佛经的译本,如鸠摩罗什翻译<般若经>,就分"大品般若"与"小品般若",后者小而简.小品建筑也是相对大建筑而言,本书谈的主要是古代建筑中的牌楼、华表、香炉、影壁、须弥座、堆石等  相似文献   
7.
小品,是一种文体的名称,常指随笔、杂文、散文一类短章。古代就有“六朝小品”、“唐人小品”等。此名称源于佛经的译本,如鸠摩罗什翻译《般若经》,就分“大品般若”与“小品般若”,后者小而简。小品建筑也是相对大建筑而言,本文谈的主要是古代建筑中的牌楼、华表、香炉、影壁、须弥座、堆石等。  相似文献   
8.
梁思成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与建筑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他从20年代开始,以毕生精力从事中国建筑历史理论与文物建筑保护的研究,取得突出成就。他的《中国建筑史》、《中国雕塑史》和用英文撰写的《图像中国建筑史》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宝,博得国...  相似文献   
9.
北京四合院     
四合院是北京传统民居形式,辽代时已初成规模,经金、元,至明、清,逐渐完善,最终成为北京最有特点的居住形式.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北京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细部装修都形成了京师特有的京味风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