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3篇
科学研究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创新一号”卫星研制实践及微小卫星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科学院研制的"创新一号"小卫星于2003年10月21日发射升空,卫星运行及其应用系统均获圆满成功.文章介绍了"创新一号"卫星的研制实践并阐述了微小卫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未来先进核裂变能——TMSR核能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钍基熔盐堆(TMSR)核能系统项目是中科院未来10年先导研究专项之一,其研究目标是研发第四代裂变反应堆核能系统,计划至2020年之前建成2MW钍基熔盐实验堆,形成支撑未来TMSR核能系统发展的若干技术研发能力,并解决钍铀燃料循环和钍基熔盐堆相关重大技术挑战,研制出工业示范级钍基熔盐堆,实现钍资源的有效使用和核能的综合利用。钍基核燃料具有232Th/233U转换效率高、在热中子堆中也能增殖、产生较少的高毒性放射性核素、有利于防核扩散等优点,但也面临燃料制备困难、232U衰变子核的强γ辐射给乏燃料处理和燃料再加工带来的困难、钍铀转换反应链中间核233Pa会吸收堆内中子从而影响233U产量。核燃料利用的工作模式有开环模式、改进的开环模式和闭环模式。熔盐堆是第四代反应堆的6个候选堆型之一,非常适合用作钍铀燃料循环,熔盐堆加上干法在线分离技术有可能实现完全的钍铀燃料闭式循环。本世纪初提出的氟盐冷却高温堆(Fluoride salt-cooled High temperature Reactors,FHRs),用氟化熔盐作为冷却剂,采用TRISO燃料颗粒作为核燃料,其中球床型氟盐冷却高温堆可以在改进的开环模式实现钍铀燃料循环。熔盐堆良好的高温特性使其成为核能非电应用主要候选者之一,反应堆产生的高温热可直接用于页岩油开采和高温制氢等工业领域。  相似文献   
3.
文章回顾了中科院战略高技术60年的发展历程,以大量实例说明了中科院为国家科学事业,特别是战略高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进而指出.中科院的命运与国家的兴衰密不可分,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世界科技发展大势,紧密围绕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努力发挥骨干、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才能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为国民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持续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创新贡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