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结合正循环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实践,介绍了每道作业工序的施工关键,提出了应采取的质量预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散文 ,无论用记叙的方法写 ,用抒情的方法写 ,还是用议论的方法写 ,都是作者通过景物的描写和事件的铺叙 ,阐发对人生、对社会 ,对自然的一种真切感悟 ,并随之宣泄一种情绪。但散文作为一种主观性极强的文体 ,仅有一些物象的堆砌、一种情绪的宣泄是不够的。高明的作者 ,还会焦聚景、物、事的瞬间 ,进行深刻的透视 ,融进作者对社会人生更加睿智、更加深广的思考和探求 ,通过对景、物、事的引申触类 ,来说明抽象的道理 ,让读者“见微而知著” ,凝聚成理性的思考 ,使文章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闪现出哲理性的思想蕴涵 ,呈现出一种能启人心智的理趣…  相似文献   
4.
产教融合是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也是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阐述了建筑工程专业产教融合生态圈的主体构成和系统特征,从明确产教融合的方向和目标、精准匹配企业需求、理性选择融合对象、合理配置融合结构、灵活制定融合策略等方面,提出了构建建工类专业产教融合生态圈系统的途径。同时,提出有效整合政府、行业、高校和企业等各方资源,以繁荣地区建筑产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目的,最终达到建工专业产教融合生态圈内成员们共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专业建设要跟随建筑市场的需求变化,在创建省级特色专业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改革与实践,积极探索高职类建筑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新模式,产学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技术,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践教学体系对于高职院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该文从理论与实践两大教学体系的相互关系出发,提出了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进而提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主要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7.
语文研究性学习方法 ,是一个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 ,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种方法 ,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思考 ,自主学习的能力 ;有助于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精神 ,形成科学态度 ,学会科学方法 ;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方法的核心是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学习方法 ,由以教师为中心改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由以教师对学生的“教”改变为指导学生的“导” ;由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改变为主动探究索取知识 ;由单纯追求书本知识改变为开放性学习 ,多渠道获取知识并重视知识应用。一…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学生感到最头疼的问题是议论文不好写,得高分难。好多学生的作文,都是一个论点加两张皮(正面论证、反面论证),要么就是论点加论据,不善于从理性上进行分析。说到底是没有掌握辩证思维的方法。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纷繁复杂,我们认识事物、分析事物不能简单化。要辩证的说理,要看清楚事物的各个侧面,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地分析事物的矛盾,从而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合乎事实的评价。 一、学会全面地看问题,避免其片面性。 青年学生由于生活的局限性,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的认识和分析常常简单化。他们往往只看到矛盾的一个方面。红的就都是红的,黑的就都是黑的,对任何事物都绝对化,不能看到事物的内在矛盾。这一方面是被抽象概念的定义所束缚,仅满足于经过思维抽象达到对概念的理解,使认识停留在思  相似文献   
9.
黄坤  汤金华 《物理教师》2020,(1):37-38,42
武汉市中考物理综合题以梯度设置物理问题兼顾基础知识考查,突出能力立意的命题特点,在综合题素材上选取真实情景,2019年中考物理综合题以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桥吊起重机为研究对象,联系生产实际所涉及的初中物理知识,正是基于真实的任务情景是实施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对2019年中考物理综合题的分析研究,以期思考得出今后物理综合题复习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作家刘恒敢于从别人的老路上,勇于探索,踏出一条新径,着力开拓人的内心世界,艺术地再现人类心灵的恒定性、错综性和奇特性、变异性,在读者的情感中激起波澜,达到了高度的艺术效果。他的小说《伏羲伏羲》就是这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