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沈汤涵 《百科知识》2021,(18):63-64
传统翻译理论突出一个"信"字.英国翻译家乔治·坎贝尔(George Campbell)提出的第一项原则便为"the sense of the origina".我国翻译家严复提出的"译事三难"理论,也将"信"置于"雅""达"之先.释道安的"案本"、严复的"求信"、傅雷的"神似"、钱钟书的"化境"都信奉"忠实"第一的原则,从未被译者忽略.可见,"忠实"始终是翻译不可撼动的第一位原则.然而,解构主义学派完全忽视忠实为本的翻译态度,其提出的"翻译者即反逆者"流传至今.那么,其存在的理由与必要性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