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8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9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新中国的诞生,开始了中国地球科学发展的新纪元.40年来,中国科学院的地球科学事业,基于旧中国的薄弱基础,发展迅速,从小到大,从分散、零星的学科布局,逐步形成了多学科结构,布局基本合理、人才济济的较完整的地球科学研究体系,成为我国地学界的支柱力量.各有关研究所,为我国不同时期的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地球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科研的创新和理论建树,新学科和新领域的开拓,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以及新学术思想的传播等方面,都发挥了核心和带头的作用.也为有关部门输送了科技骨干,协助建设了科研机构,为  相似文献   
2.
1.进行“海平面上升对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影响及对策”的调研咨询工作。1992年初常委会决定组织“海平面上升对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影响及对策”的咨询调研,并于1992年10月向国家递交了咨询报告。常委会委托苏纪兰、张宗祜、孙枢三位副主任分段组织了对我国  相似文献   
3.
依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规定,1993年和1995年增选了共20位新院士。地学部现有院士总数达102名,分布在全国15个省、市和13个部门;平均年龄71.48岁,其中80岁以上29位,61岁至79岁58位,60岁以下(含60岁)15位。  相似文献   
4.
从 1981年 5月至 1984年1月近三年的时间内,地学部根据“中国科学院试行章程”规定的内容开展了以下工作:(一)组织制订了“中国科学院1981-1985年地学科研发展规划(纲要)”。根据这个纲要,优先安排了农业、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灾害预测、环境保护和涉及水能开发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同时也重点安排了重大的、开拓性的、有应用前景的基础研究工作。地学部部分委员分工负责了这些重大项目的实施,从而保证各项任务的胜利完成。  相似文献   
5.
“文化大革命”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学部委员(院士)制度及学部工作逐渐恢复并得到发展。1980年,在学部委员停止增选20余年之后重建了选举制度。经过短期的实践与摸索后,在1984年的第五次学部委员大会上确定了“学部是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学部的这一功能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来,西方国家的金矿事业有较大的发展,超大型金矿(即单个矿床的金储量大于100吨)和新类型的金矿床屡有发现。不少矿床向深部开拓,并对地面及浅部未曾开采的贫矿和低品位的废石堆和尾矿砂进行重新开采。例如,在美国卡林型金矿的深部又有新的富矿发现;在内华达州西部的斯里普金矿床内地表富金矿床的发现,以及一些老矿山的复活(如美国的克里普-克里克矿床与杰姆斯通矿床、加拿大的莱克肖等),都是最近3-5年取得的新进展。及时跟踪国外金矿地质科技和勘查的进展,吸取其精华引以借鉴,对发展我国黄金事业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分散元素成矿机制研究获重大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散元素一般指在地壳中丰度很低(多为ppb级),且在岩石中极为分散为特征的元素。经深入研究某些分散元素在特殊地质环境下能常富集形成独立矿床,厘定了分散元素独立矿床的含义,对分散元素矿床进行了分类,总结出分散元素矿床中它们以独立矿物、类质同象、吸附三种形式存在。分析了我国西南地区它们集中出现的有利因素,阐明了分散元素成矿专属性。  相似文献   
8.
大兴安岭中南段——一个重要的有色金属资源基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急剧上升,矿产资源短缺的局面日益严峻并已逐渐演变成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东部经济带”的矿产资源经过数十年的强力开采大多已濒临枯竭,长期以来基于资源导向而形成的我国工业整体布局正面临严峻挑战。因此,急需寻找对“东部经济带”具有直接辐射作用的战略资源接替基地。从全球成矿的角度看,全球三大构造-成矿域中的环太平洋域、特提斯-喜马拉雅域和古亚洲洋域分别通过我国的东部、西南部和北部。从国家资源战略的角度看,新中国成立几十年来主要开采的…  相似文献   
9.
10.
忆袁复礼老师讲授普通地质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有幸在大学一年级时聆听了袁复礼老师亲自主讲的普通地质课,受益匪浅。解放前,大学对基础课的授课十分重视,多由富有经验的老教授担任教师。由袁老师讲普通地质课是当时一年级学生及年轻助教的普遍愿望。袁老师讲授的普通地质课也的确在内容和方式上别具一格,与众不同,给我留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