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青海、甘肃两省地处我国四大牧区之内,涵盖祁连山草原、甘南草原两大草原,有天然草场 5000 余万 hm2,主要分布在甘南高原、祁连山—阿尔金山山地一带,不仅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甘肃、青海传统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也是长江、黄河和许多内陆河的发源地,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防风固沙的重要生态屏障.为了提高各个典型农牧区饲草供应能力和优质特色畜产品的产出能力,促进西北高原牧区现代草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甘肃省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青海现代草业发展有限公司、甘肃民祥牧草有限公司、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合作,共同组建了典型农牧区草牧业发展模式与草畜一体化的技术集成和示范研究团队,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和青海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 - 前补助项目的支持下,围绕不同生态类型区草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以共性和特色关键技术研发为基础,在地处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区的甘肃省定西市和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湟源、湟中县、海西以及海东粮改饲地区,建立小黑麦良种繁育基地,并在甘南和青海省海南、黄南、海北等地区进行小黑麦品种与配套栽培技术集成,示范推广粮饲兼用型小黑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