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气候变化下石羊河流域径流模拟与影响量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石羊河流域是河西走廊水资源利用率最高、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地区.本文选取石羊河中上游流域为对象,基于流域水文模型SWAT,研究1988年-2005年以及未来多种气候情景下出山口径流的变化特征,探讨气候变化对其中上游地区水文情势以及水资源的影响.研究表明:①采用SWAT模型对石羊河各条支流径流模拟已能够体现该流域中上游地区的降水径流特性,模拟精度满足未来气候变化对流域水文情势影响分析的要求;②通过调整历史降水和潜在蒸散发驱动SWAT模型对比分析未来A2和B2情景下2020s(2020年-2037年)、2050s(2050年-2067年)和2080s(2080年-2097年)三个时间段径流过程.未来A2和B2情景下石羊河流域降水和潜在蒸散发持续增加,但降水增幅略高.由此导致径流呈持续上升趋势,但增幅较小.A2与B2情景相比,A2情景下降水和潜在蒸散发的增幅均略高于B2情景.气候变化影响下未来石羊河流域径流量将略微增加,杂木寺断面增幅为1.37%~9.03%,而西营断面增幅为0.12%~5.04%.研究可为气候变化环境下的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规划提供技术支撑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陆地水系统数值模拟与综合集成研究平台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国家水资源综合研究的需求,本文提出了建设中国水系统数值模拟和综合集成研究平台的方案,包括水资源科学数据库、水系统数值模拟平台、水资源数据和产品的真实性检验系统、基于网络的水系统协同应用环境、水资源综合决策支持系统和水资源数据、产品服务与发布系统六大部分。中国水系统数值模拟和综合集成研究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即是通过对水资源数据、模型、知识的综合集成,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的先进技术,引入水系统协同研究的新理念,搭建起可以满足不同部门和人员需要的开放式的水资源研究和应用平台,服务于不同部门和机构,不同层次科研人员、管理人员乃至社会公众研判、决策的水资源科学数据和产品,从而推动水资源科学综合研究和应用的全面发展,起到为国家重大水问题、水工程研究和决策,为国家水资源安全和发展战略制定提供基础科技支撑和科技保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10 年黑河流域上游积雪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黑河流域上游1960年-2011年降水、气温数据及2000年-2011年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Spectroradiometer)积雪产品,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和累积距平曲线,研究了降水、气温序列的变化趋势和突变点,分析了黑河流域上游积雪面积的年内分布过程和年际变化趋势,探讨了近10a来降水、气温变化对积雪覆盖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黑河流域上游年平均气温呈显著的上升趋势,年降水量也呈微弱增加趋势;②黑河流域上游积雪面积年内分布呈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秋季和春季,夏季积雪面积最小;③2000年-2011年积雪面积呈微弱上升趋势,但各季变化不同。春、秋季积雪面积呈上升趋势,夏季为减少趋势,冬季没有明显的变化;④积雪频率有3个高值区,分布在黑河流域上游西岔札马什克水文站周围及以上区域。积雪频率与流域内高程存在显著的相关性;⑤各个季节积雪面积与气温呈负相关的关系;除秋季外,与降水呈正相关的关系。也即较大的降水在较低的气温条件下,有利于积雪的增加,温度的升高则使积雪面积减少。  相似文献   
4.
分布式流域水文生态模型的理论框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水文学的角度 ,结合生态学的概念 ,提出了一个用于模拟水文生态过程的分布式水文生态模型的理论框架 ,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还有待作深入细致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量可再生性的量化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水资源可再生性研究将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如何确定控制阈值的科学依据。目前,水资源可再生性的量化研究刚刚开始,现有的一些方法还都比较简单,不利于从水文循环更深层次上揭示水资源量可再生性。该文从单元水体的水文循环过程入手,基于水量平衡关系,提出单元水体水资源量可再生性指数及计算公式。最后,结合分布式水文模型,将所提出的量化指数应用于马连河流域,分析其水资源量可再生能力大小及时空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6.
南方河网地区河湖水系连通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方河网地区是我国人口、资源、产业密集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南方河网地区面f临着河湖萎缩,洪涝灾害频繁,区域抗旱应急能力不足,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等一系列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对区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在对典型河湖水系连通工程进行归类总结的基础上。探讨了南方河网地区实施河湖水系连通的关键问题,包括连通需求分析,基础条件论证,连通方式选择及连通保障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的量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从环境承载力有关理论出发,提出了一种探索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新方法。实例研究表明该法简单、可行,能够对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有效的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水资源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定义、准则和系统结构关系 ,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为推进可持续水资源管理量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河湖水系连通演变过程及驱动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湖水系连通是古今中外行之有效的治水举措,也是适应我国新时期水利发展需要的治水新方略。河湖水系连通是以水循环物理过程为基础,伴随化学、生物和人文过程的复杂过程,有其自身的演变规律。本文从生产方式的变革和人水相互关系出发,探讨了河湖水系连通的历史演变过程,划分出四个发展阶段,分析了不同发展阶段的河湖水系连通演变特征,辨识出在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河湖水系连通的关键驱动因子,分析了不同驱动因子对河湖水系连通演变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黑河上游地区基流分割及其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党素珍  王中根  刘昌明 《资源科学》2011,33(12):2232-2237
基流是枯水期河川径流的主要来源,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径流组成部分,对于干旱内流河流域水文模拟和水资源开发利用至关重要。本文基于1979年-2008年莺落峡水文站的实测流量资料,采用数字滤波法中的单参数数字滤波法和递归数字滤波法对内陆河流域黑河上游的流量过程进行了基流分割研究。探讨了黑河上游年基流量和基流指数BFI的年内与年际变化特征,以及不同水平年基流指数BFI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黑河上游基流量年内变化为先增后减,峰值出现在8月份,基流指数则是先减后增,6月份最小。受气温升高和融雪径流影响,黑河上游基流量年际变化呈增加趋势,而基流指数呈减少趋势。在不同水平年,枯水年份的平均基流指数BFI为O.577,平水年为0.551,丰水年为0.5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