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教育   19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的微笑     
中国的微笑是一本线装的《诗经》飘散舒人而温馨的《国风》是一只逍逍遥遥的鲲鹏从《庄子》的扉页翩然凌空是一节淡远的《天净沙》吟哦阡陌与斜雨的清明是一卷李白一卷陶潜初看南山菊黄又听两岸猿鸣呵,中国的微笑古老而真诚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学术交流和学者之间的相互交往中,我们有幸结识了台湾著名学者林庆彰教授。林先生现为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所研究员并兼任东吴大学教授。他致力于中国经学史、思想史及文献学研究已长达二十余年,尤以对中国经济学史特别是清代的经学研究引人注目,享誉海内外学界。笔者亦侧身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研究之列,与他的研究方向相近,作为学术研究上的同行与同道,曾拜读过他  相似文献   
3.
二人台艺术在发展传承中受到以山西为代表的华夏传统文化和以黄河河套内外为代表的蒙古族游牧文化的影响。其中华夏传统文化对二人台的产生和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歌词、曲调、乐器上,还是二人台剧种的文化意味和审美情趣上,我们都能明显地感受到"赛社演剧"这种祈福禳灾祭祀先人的传统习俗的痕迹。产生于农耕文化的二人台,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牧区、半农半牧区蒙古族音乐的成分。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风搅雪这种蒙汉语言夹杂交织的演唱形式。可以说,二人台艺术,是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相互交织碰撞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王俊义 《科学中国人》2014,(5S):128-128
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是时代的需要,没有创造性思维的人,谈不上有创造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应从小抓起。新课标不仅强调“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更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数学教师的基本职责。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无线电在应急通信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首先,对无线电通信在应急通信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其次,对无线电管理在应急通信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最后,阐述了无线电在现代应急通信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乾嘉学者钱大昕之义理观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这要联系他的治学宗旨、学术倾向以及他的学术特点进行研究 ,钱大昕主张通训诂而明经、经明而义理即明 ,也就是寓义理于训诂 ,将考据学放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7.
对于位于多个不同地点的人们来说,视频会议是沟通交流的首选方法之一。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中小企业以及个人用户都得以使用基于个人电脑和共享线路的低成本视频会议服务。此时用户接收设备和网络环境的异构性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视频会议系统的构成,然后阐述了视频会议技术所面临的难题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抚摸汉朝     
有一个春天的黄昏开放在洛阳城东那一片原野上,夕阳惨淡地红着,像是一杯泼洒的葡萄酒,把整个黄昏都浸在微微的醉意里。无意间地哼一声豫西的民间小调,声音就会化为一片落霞,粘惹在飞扬的柳絮上或者是黄河岸边的蒲公英花轮上,柔柔地让每一个行者感到黄昏的温存。踩着静静的有些许落寂的细碎残阳,漫不经心地在田野行走,就会看到一座又一座汉墓零零落落散布在田畴之间。经过无数岁月的淘洗和冲刷,留下的墓穴大部分都是有过封号的汉朝王室成员和战功赫然的将  相似文献   
9.
浅谈成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及方法王俊义一、问题的提起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在我们各级领导和成人教育队伍中的少部分人中间,由于对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缺乏全...  相似文献   
10.
萧乾的人生经历具有传奇色彩,他出身贫寒,但通过努力最终成为二战风云中唯一的中国战地记者;他的新闻特写融入文学笔法,引人入胜,可读性很强;他在长期的新闻工作中,总结出许多宝贵的采写经验和新闻理念,对于今天的新闻工作者依然有着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