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
电子备课的应用有效解决了教师传统备课模式存在的问题,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提升了备课效率.目前的电子备课主要借助于电子备课平台,将教案或课件上传到平台,与同科目教师相互交流、借鉴,或者通过这种形式实现集体备课,但这种形式在体现便捷性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缺点.其中之一就是有些教师将从网上下载下来的教案变为自己所有,甚至对原文都懒得改动一下,直接照搬套用,给课堂教学与学校教学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而且这种备课方式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一些备课与上课脱节的问题,所以很多地区的学校在试行一段时间电子备课后又取消了这一备课形式.如何改变这种状态,既提高备课效率又提升备课效果,也就成为改变目前教师备课现状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3.
我们历来提倡新闻通讯应具备生动、真切、感人几个要素,尤其是写人物和写事件性的报道,更要让读者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这才能取得应有的宣传效果。我认为,三月三十一日新华社播发记者李尚志采写的《“问乡亲们好”》这篇通讯(见附稿),就达到了这个境界。全篇通讯没有空话,没有说教,都是现场情景如实的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作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的"标准"答案一直广为流传。通过对中、英、德不同版本《自然辩证法》原著的考察发现:"19世纪自然科学的"这一定语并非源自恩格斯原文,而是中国老一辈学者在编译过程中加入的。本文从恩格斯"三大发现"提出的动机和意义入手,分析、论证这一提法的目的在于引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而不是要从自然科学史意义上来梳理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由此,去理解爱因斯坦对《自然辩证法》手稿的评价,并指出当代青年学者对待经典应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电子备课的应用有效解决了教师传统备课模式存在的问题,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提升了备课效率。目前的电子备课主要借助于电子备课平台,将教案或课件上传到平台,与同科目教师相互交流、借鉴,或者通过这种形式实现集体备课,但这种形式在体现便捷性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缺点。  相似文献   
6.
从2007年开始,《历史教学》分成高校版和中学版,每月上旬出版发行中学版;下旬出高校版。已经在邮局订阅的高校可及时与我们联系,只要开出说明不需要中学版并加盖历史系或资料室公章的,我方即赠送高校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