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鲁迅的心灵深处激荡着一种饱满的自由意志。鲁迅的自由意志是尼采用的“酒神”和首家的 “狂士”性格的集合。杂文是鲁忱自由意志最充分的载体。鲁迅的自由意志决定了鲁迅洞察黑暗、与黑暗进行殊死搏斗的品格。自由意志使鲁迅专断、霸道而缺乏宽容。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及其教学实践,长期以来存在着重视史学性而忽视文学性的倾向,对文学史的各种问题和现象,更注重历史性研究,将文学完全历史化,对文学性的超越性重视不够。而以作家作品为中心的文学史教学,则对文学性更加重视,这有利于无个性的功利主义心态和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有利于教师以自己的个性积极参与现当代文学经典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自由精神与大学教育--谈大学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所谓大学?大学之为大学,全在于一个“大”字。所谓“大”,不仅指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更重要的是指心灵自由的无限性,即那种“至大无边”的生命自由状态。大学作为人类知识的重镇,其使命不仅仅是传授现成的知识,使人类文明成果能够世代相传,更重要的是创造知识,在人类文明的大厦上不断添砖加瓦,使人类文明不断进步。从大学教育的主流上看,世界现代大学都将知识创造与承传当作中心使命。但是,知识的创造并不是简单知识累积,不是以往知识的会合相加,而是知识的革命和进步。它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问题,更重要的应该是心灵问题。知识的创造来自学术…  相似文献   
4.
李建军对路遥的褒扬体现了其批评原则的基本尺度:人民性的现实主义文学。这一方面复活了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阶级性的当代文学传统,另一方面却没有在阶级/意识形态领域中深入下去,转而向更久远的儒家诗教寻求理论支持。这种以中国传统儒教诗学为核心的狭窄的道德批评,不仅扭曲了路遥的文学价值,也不利于当下文学的健康发展,最终只能导致文学的封闭与枯萎。  相似文献   
5.
日本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的岛国.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缓资源环境的压力,日本政府提出了构建低碳社会的国家方案.以此为背景,本文首先围绕日本推进低碳社会分析了日本低碳转型的时代背景和现实的意义,揭示了日本引领世界低碳革命的决心和信心;其次,研究了日本提出低碳社会发展目标可行性的预测和分析方法.最后,分析了日本建设低碳社会(LCS)的行动方案:“十二项低碳社会行动方案”,以及构建低碳社会的五大重点领域.这些对于中国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之路,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下文艺理论“失语”不是因为没有民族个性,而是实践能力降低;“夫裙’根源不在于20世纪以来西方文化论东移,而在子西方文论没有现实化、民族化;救治“失语”不应回归古代文论,而应西方文论现实化、民族化。建设当代人文精神不应立尽早女符亡化.而向寸足平三四以夹的刃八文俗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际,谈了对新时期军校教员职责的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并提出了关于"教书育人"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网络文学陷入当代的尴尬境遇有其强烈的自身原因。本丈立足于上世纪末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当今网络文学发展的最新进展的表征,试图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入手,力图揭示网络文学在当代的文学境遇,“揭示痛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从而为探讨使其成为真正“文学”的途径和方法找到能以疗救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9.
《围城》是一部思索人性和人生本质的哲理小说。《围城》所展示、嘲讽的主要对象不是知识分子,而是人性的丑恶、无力以及人生的荒谬。人是欲望无穷,贪得无厌而能力有限的一种动物。人生就是这种欲望冲动的一个过程。钱钟书无情嘲讽了人的自身弱点,表明了一个知识分子对人性的批判和对人生的忧患  相似文献   
10.
超导超级对撞机(SSC)作为大科学政治时代的典型工程,其兴衰不仅是科学问题,更是特定历史和政治环境下的结果.通过对战后美国政治经济环境的回溯性分析,得出SSC得以立项的三个政治前提:布什模式、技术怀疑论与国家威望.随后探讨了冷战结束后的外部政治环境如何导致SSC立项的三个政治因素变得不合时宜,并进一步论证了官僚化管理机制导致该项目最终夭折的过程.这对未来类似的大型基础研究项目的 决策和管理具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