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一、基础归纳,建立知识框架 复习课开始时,让学生将以往知识不断提取、再现.可先做粗略回忆,再做适当引导,让学生将具体内容罗列出来.根据学生的回忆情况,进行从点到线、由线及面的总结,做到以一点或一题串一线、连一面,特别是要注意知识间纵横向联系和比较,构建知识网络.也就是在数学复习中,就必要的知识来说,学生不仅要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定义、公理、法则等,而且要将这些知识形成网络框架,内化为自己头脑中的认知结构.要达到这一目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挖掘教材中知识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深刻化,从不同角度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使新旧知识逐步形成网络,使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教材内容,加深理解,进而从不同角度激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  相似文献   
2.
迄今为之,中外学者对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尚未达成一致的看法。本文以我国A股钢铁行业上市公司2005-2006年的集合数据为样本,对公司股权集中度、股权性质与公司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钢铁行业股权集中的程度与公司的绩效正相关,国有股的比例与公司的绩效负相关。法人股和流通股对公司经营绩效影响不显著。最后试图根据实证分析结果,为进一步揭示股权结构和经营绩效关系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事件分析及线性回归模型方法对1995年5月至2007年12月期间央行18次利率调整对沪市产生的短期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内利率调整与股票收益率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且这种关系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和条件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