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科学研究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使教师的价值在有理有序的管理激励中充分发挥。本文拟结合中学教师的特点 ,就中学教师管理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中学教师管理要实现由刚性管理向柔性管理的转变 ,并进一步实现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的有机统一。  管理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 ,组织、协调群体和个人行动的活动。管理的艺术在于把假设在具体情况下有可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的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传统学校管理中 ,刚性管理处于主导地位 ,学校管理者通常运用权威、命令、规章制度等管理方式和手段 ,对教师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2.
在进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倡导教师改变观念的说法时有所闻。但慎思之,仅是观念改变也许无大助益,因为观念改变,行动未必随之而变。关键是要改变态度。态度者,“主体对特定对象做出价值判断后的反应倾向”也。可见态度也是一种意义结构,由认知、感情与意向三种成分有机构成。其中认知成分主要发挥认识态度对象的作用,没有它主体难以做出价值判断,也就没有态度可言。这种成分实际上包含着观念与知识。在这种意义上,改变了态度也就改变了观念。态度中的感情成分是主体在感受态度对象与自己的关系时获得的,主要表现为尊重与轻视、同情与排斥、喜欢与厌恶等,以认知成分为基础。此外,态度还有意向成分,是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即行为的准备状态,受认知与感情调节。将态度分出三种成分在理论上也许成立,但实际上它们是相互渗透密不可分的。而且,它们并非总是协调的,有时也会分离甚至对立,如认知上是肯定的,而感情和意向上却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绘画造型基本要素:点、线、面来创作游泳的动态和场景。2.引导幼儿体验绘画造型基本要素的组合与创意。3.引导幼儿认识色彩基本知识,启发幼儿大胆、自由发挥色彩的运用技巧和组合技能。4.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养成他们良好的作画习惯,增进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我们华庄高级中学本着“为每位学生铺设成才之路,让所有学生在共同的基础学力水平上各展所长”的宗旨,加强艺术教育,创建特色学校,为发展学生个性提供了广阔天地,促进了学生“五育”的和谐发展,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一、以艺术特色教育为突破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特色即个性,个性即潜力。建设特色学校是对个性的追求,是对素质教育的呼唤。实  相似文献   
5.
6.
1560年,一位叫布克的瑞士钟表制作大师在游览埃及金字塔时,作出惊人的预言:金字塔的建造者不是奴隶,而是一批快乐的自由人。2003年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通过考古发掘考证,金字塔是由当时具有自由身份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建成,而非希罗多德在《历史》中所记载的,由30万奴隶  相似文献   
7.
在文献综述和评价的基础上,从知识定制化这一全新视角定义知识品质,从而拓展了当前知识管理研究中对于知识这一客体的普适性研究范围。首先,对知识定制化这一概念进行了内涵界定、维度分析并发展了知识定制化量表;其次,针对知识难以完全定制化这一先天不足,分析了组织中个体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对定制化知识与获得绩效和创造绩效关系所发挥的调节作用,发现了个体能力对这一不足的调节和弥补作用;最后运用调研问卷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并总结了主要研究结论,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王惠东 《考试周刊》2011,(6):155-156
个性化学习既是对“因材施教”的教育本真理念的回归,又是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义化发展转型的主动应对。从江苏省普通高中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来看,高中教育正面临着新的功能定位,从追求数量扩张的外延式发展转变为质量提升的内涵发展.从“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攀升。  相似文献   
9.
在职业技校电工教学中,电工学习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突出.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学习电工的兴趣和习惯没有得到培养,以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失去学电工的信心;二是由于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不能把握,有些问题混淆不清,一些学生往往在某些关键“点”(这些关键“点”,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0.
创新联盟已成为整合创新资源、促进集成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但在创新联盟中知识专有性与知识产权共享之间的冲突却严重阻碍了联盟的有机运作和持续发展,具体表现为创新联盟形成阶段关于知识产权价值辨识等问题的冲突,创新联盟运行阶段关于知识产权投入程度、标准等问题的冲突,创新联盟结束阶段关于知识产权归属、利益分配等问题的冲突。对这些知识产权冲突的清晰辨识和对策研究对联盟有效运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