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颖  王晨佳  王凯 《未来与发展》2010,31(2):60-62,59
在分析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所面临的机遇和风险的基础上,就我国企业实施海外并购的保障措施,从企业和政府层面给出了相关建议。得到了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应以资源获取海外并购为主,在以技术获取型和市场获取型的海外并购中,应将并购目标锁定在中国企业具备优势的机械、电子工业等产品较单纯的行业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沟通是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把一个组织的成员联系在一起,能够使交流的双方充分理解,达到共识,以实现共同目标.文章主要探讨了有关沟通的作用,中国当前企业所存在的沟通问题,以及解决中国企业当前的沟通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王晨佳  何花 《未来与发展》2011,(10):31-34,24
选择汽车产业为代表,对西部地区与长三角地区产品内分工活动予以比较研究。由此得出对于西部地区发展汽车产业有价值的经验借鉴,加快西部地区产品内分工带动产业的发展,通过扩大规模来提升产业竞争力.带动汽车产业的升级。  相似文献   
4.
何花  王晨佳 《未来与发展》2012,35(9):61-63,68
信用是一种经济交易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制度安排.构建完善的信用制度是一个国家进行信用建设的根本途径.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普遍的信用混乱问题凸显了出来,并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所以,在借鉴发达国家信用制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实国情,建立起适合自己社会经济发展特点的信用制度就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王晨佳  王凯 《未来与发展》2010,31(5):110-113
本文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视角,回顾美国和日本的汽车产业发展的几个历史时期,并对汽车产业国际分工的模式和特点进行全面比较,由此得出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有价值的经验借鉴,以期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趋势下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企业产品升级、产业升级、促进东道国技术升级、提高就业等效应最大程度的发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