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3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王瑞彪 《科教文汇》2013,(28):35-36
任务型教学法主张语言学习者在教室环境下通过使用语言完成指定的任务就可获得语言交际能力,而语法能力语言学习者可以通过自身的自我调控系统内化。换言之,语言的形式和意义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是分离的。然而,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这个看似鼓舞人心的语言教学法是不可行的。本文从图形-背景理论视角出发,通过分析任务型教学法的三个主要理论假设,就任务型教学法在语言教学或学习实践中的可行性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2.
英语旧教材的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记,不符合培养能力的要求。而新教材采用结构——功能法,以日常口语为主要教学内容,侧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经过训练,他们的交际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著名语言学家克鲁姆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为课内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我通过两年对新教材的教学,深深体会到:除了注意  相似文献   
3.
汉堡包不仅畅销全美,而且是风靡全球的方便食品。然而,汉堡包不是美国人发明的。这种食品最早产自德国西北部的海港城市汉堡(Hamburg)原先叫Hamburgsteak(汉堡牛排)。19世纪,大批德国移民开始涌入美国并在那里定居,当时从德国来的移民把Hamburg steak带到美国,并在美国传播开来。后来人们像做三明治那样把碎牛肉加上洋葱末夹进圆面包里食用,同时将原来的词Hamburg steak去掉steak,把Hamburg的大写字母H改成小写h,加上后缀-er就成了今天“汉堡包”的单词(hamburger)。hamburger成为畅销方便食品后,别出心裁的商人将hamburger说成是ham(火…  相似文献   
4.
王瑞彪 《海外英语》2013,(4X):132-133
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图形-背景理论可以被用来阐释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不同语言现象。近年来,图形-背景理论已被应用于翻译实践。该文通过实例分析图形-背景理论在英语简单句、英语复合句和英语长句的汉译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阐释了图形-背景理论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理想的翻译是原文中所蕴含的认知结果可以完全忠实地反映在译文中。鉴于源语和目标语在句法、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译文和原文有时会存在差异,这使得原文中所蕴含的认知结果不能完全忠实地反映在译文中,译者在译文中对原文中所蕴含的认知结果进行了调整。从图形-背景理论视角看,译者有时需要在译文中对原文中所蕴含的图形-背景关系进行转换。本文通过简单句、复合句的翻译实例简要阐释了图形-背景关系在译文中的转换。  相似文献   
6.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为了区别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而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旨在定义文学作品的文学性。文章解析了文学作品通过陌生化而产生的艺术魅力,即陌生化可以唤醒读者的注意力和想象力,引发读者的情感反应,使读者用新奇的思维去思考世间的事物。陌生化可以通过对时间或意象的扭曲处理来实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