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书法艺术能陶冶人的性情,给人以美的享受和遐想。书法不单单是写字,还要"写心",是一个人  相似文献   
2.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北京正逐步将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行业转移到到周边地区,河北省为主要承接地之一。为满足河北省新的地方产业发展新特点,河北省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对相关京津冀协调发展现状做了充分分析,提出了河北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实现与地方产业对接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学交流的日益频繁,录像课逐渐成为展示教学特色、传播教改成果、开展教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形式与载体.当前国家级、省市级的优质课评比,除课堂直评外,更多的是通过观看教学录像这样一种间接形式进行评比.这就要求参评的优质课不仅要课上得好,而且要拍摄得好、编辑得好.因为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  相似文献   
4.
美术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实现人的主体性发展,主体性发展的关键途径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围绕美术教育的这一思想核心,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一、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创新的基础新课程标准将美术课程的性质定位为“人文性质”,“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教育理念贯穿于整个课程目标之中。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在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本着自由、灵活、开放的原则,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学生最熟悉、最喜爱的素材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及成长经验,切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这样的教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欲望,使学生内在的发展要求与教学目标相吻合,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这种与学生的生活经验“零距离”接触的美术教学,实现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真正面向全体,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激情,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的生成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可能。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创新的源泉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双向的“知识对流”,其重要特征是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