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科学研究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计理念】文本解读是主客体间沟通与交流的对话行为,是通过体验而不是通过分析来感悟文本意义。本设计以“说名言—悟名言—写名言”为主要线索贯穿整个过程,以读为主要途径,在读中引发学生思维,唤起学生情感,让学生的思想与心灵和教材发生碰撞,进而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重积累,说名言(一)走进我们美丽的校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假山旁、花坛边、草坪里有许多标语牌,上面有许多名人名言?你们有自己喜欢的名言吗?说一条给大家听听好吗?(二)指名学生说名言。【评:课文中作者所说的“一个作家,应该说……小心、注意…  相似文献   
2.
教材简析《推敲》选自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八册(苏教版)。课文主要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为了斟酌诗句中的一个字,不知不觉撞进韩愈的仪仗队,当韩愈弄清真相后,与之一起思考,最后决定改“推”字为“敲”字的故事。故事情节动人,生动地再现了贾岛苦苦吟咏、颇费推敲的诗人形象。教学此文,可以凭借教材,让学生亲历“推敲”的过程,在探究、发现中建构新的认识、创造新的意义。设计理念新课程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发展智慧、建构人格、提升精神、丰富情感与学习生活的一种资源。“用教材教”就是把教材作为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  相似文献   
3.
有一堂语文课,如果不是一个随机的插曲———我灵机一动引发了一场小小的争论,或许还不会引起我对“什么才是真正的教学”的思索。那一次公开课,我选择了《麻雀》一课,那是俄罗斯伟大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作家以精妙的笔触、强烈的对比展示了爱的强大力量,爱的博大胸怀,读来动人心魄,感人肺腑。如何让学生体悟老麻雀面对强敌威胁,勇救小麻雀而不顾一切舍命搏斗的精神,体会老麻雀对小麻雀深深的爱,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复习导入,让学生再次感受小麻雀的可怜和无助;学生通过贴画、朗读、评议、表演等方式体会猎狗的凶残和狡猾;通过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4.
盛宏 《阳光搜索》2014,(1):48-50
教学分析 《凸透镜》是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怎样看到物体》的第一课。本课首先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放大镜人手,很多学生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都会发现放大镜有放大、聚光的作用,但对将放大镜称为凸透镜,却有些陌生。  相似文献   
5.
BIM技术的广泛运用,提高了暖通空调自动设计水平,为了深入研究,在有效的分析BIM技术优势后,本文进行了具体阐述,结合进一步实践总结,旨在提高暖通空调设计水平,进而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教育在社会上的广泛普及,信息技术课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师该如何把计算机知识既深入浅出又生动活泼地教给学生,很值得我们研究。下面我以《信息技术基础》小学版第五册中的第10课《让演讲稿动起来》为范例,谈谈对本课的导引式教学的设计。本课是本册的后半部分的内容,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本课教材的内容,我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的主线,创设相关的有具体意义的情境。第一,激趣导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导入新课的成…  相似文献   
7.
《风筝》是人教版课标本三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文章写了“我们”放风筝时自由自在的欢乐和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表现了孩子们对幸福的憧憬。文章语言朴实,处处蕴含着真情。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作教学把学生囚禁于方寸之间,不顾学生的客观实际。以成人的意愿和想法来要求他们作。一味的命题作,不仅要求做到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有中心、有条理,还要讲究表达的技巧、结构的安排。如此高的要求,使学生无所适从,望而生畏。学生习惯于在老师的指导下,循规蹈矩地作,心中  相似文献   
9.
【设计理念】文本解读是主客体间沟通与交流的对话行为,是通过体验而不是通过分析来感悟文本意义。本设计以“说名言———悟名言———写名言”为主要线索贯穿整个过程,以读为主要途径,在读中引发学生思维,唤起学生情感,让学生的思想与心灵和教材发生碰撞,进而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重积累,说名言(一)走进我们美丽的校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假山旁、花坛边、草坪里,有许多标语牌,上面有许多名人名言?你们有自己喜欢的名言吗?说一条给大家听听好吗?(二)指名学生说名言。【评:课文中作者所说的“一个作家,应该说………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发展智慧、建构人格、提升精神、丰富情感、学习生活的一种资源: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引导学生与教材对话、与自我对话、与生活对话的一个过程,看作是一个让学生充分经历思考、探究、体验、感悟、发现的过程,基于以上的认识,在确立《快手刘》(苏教版第九册)一文的教学目标时,我把目标定位于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快手刘”变戏法之快。同时凭借教材,在多种形式的读中,让学生去体验和感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