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科学研究   3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国际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有效结合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企业战略对组织结构起决定性作用,而组织结构也并非一味被动地服从企业战略的调整。为此首先分别对国际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进行了简单概述,对其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进行了定位;然后从国际企业战略决定组织结构以及组织结构影响企业战略两方面分析得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把两者有效结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我国农村内需市场为研究对象,运用市场过程理论以及分工与市场的相互作用原理,分析了我国农村内需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其制约因素,提出了要发展农村内需市场就必须:①发挥农村经济主体的企业家才能,来提高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收入水平;②政府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以增加转移性收入;③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来释放农户家庭的保障性储蓄;④改善农村市场基础设施和商业网点布局以增加有效供给;⑤改革农村金融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减少流动性约束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劳动力转移对森林转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转型理论阐述了几百年来各国实现森林恢复的路径与机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为显著、同时森林生态大幅改善的国家,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重要贡献,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经济与森林生态协调发展的规律和经验需要进一步探索与总结。本文对森林转型的理论进行扩展,基于1981—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考虑到变量间的空间依赖性,采用GMM方法和空间面板模型对劳动力转移对森林转型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森林数量与森林质量变化的驱动力有所不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采取的大规模营林公共投资是森林面积恢复最主要的原因。然而,由于新造林的蓄积量较低,森林面积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短期平均森林密度的下降。而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尤其是沿海地区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成长,引发内陆到沿海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减轻森林资源集中的内陆林区对森林资源的生计消耗,成为促进中国森林密度提高与森林质量改善的最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