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4篇
  202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西湖生成的原因,据记者去岁(1919年)夏间的观察,加以东西书籍的参考,西湖生成原因,可以断定是一个泻湖。西湖的地形,南、西、北三面均为山所围绕,惟有东面是一个冲积平原,浙江省城就在这个冲积平原之上,所有泥土,统统是钱塘江带下的沉淀积成。大凡河流所带泥沙到了河口,一部分就要沉下来,一则因为河流入海受了海水的阻力,速率减缩。二则因为海水含盐分,盐分能减少河水分子的凝聚力。有了上述两层原因,凡是长江大河,如埃及的尼罗河,印度的恒河,以及我国黄河、长江,到了入海地方,均成有三角洲。照这样看来,杭州附近冲积平原,不过是钱塘江所成的一个三角洲。  相似文献   
2.
大自然的语言每年春节过后,大地就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芽,各种花木次第开花。再过两月,燕子翩然归来,大自然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渐次转入炎热的夏季;植物忙着孕育果实。等到秋天来到的时候,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慢慢变黄,经不住阵阵秋风的吹袭,就簌簌地落了下来。这时北雁南飞,其他各种候岛也相继离去,大地又呈现一  相似文献   
3.
物候就是谈一年中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对于物候的歌咏,唐宋大诗人是有特殊成就的。唐白居易(乐天)15岁时,曾经写过一首咏芳草(《古原草》)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四句五言古诗,指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规律:第一是芳草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相传有两句诗说道:"花如解语应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但从现在看来,石头和花卉虽没有声音的语言,却有它们自己的一套结构组织来表达它们的本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产生自然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产生自然科学这个问题,近两年来很引起人们的注意。不但国人有许多议论发表,即欧美人士亦注意到这个问题。各人的意见虽有不同,但归纳起来,大多数统以为中国古代没有产生自然科学,并不是因为中国人先天的没有这种能力,而是由于我国历史上环境不适宜的缘故。在《科学与技术》期刊上陈立先生《我国科学不发达之心理分析》一文里的结论是:“中国科学之不发达,我曾溯源于:(一)拟人思想的泛生论;(二)没有工具思想的直观方法;(三)没有逻辑;(四)没有分工;(五)客观与主观的混淆;(六)理智的不诚实等等。但这一切我都指出,系反映着…  相似文献   
6.
竺可桢同志是我国自然资源综合考察事业的奠基人,是我国自然资源科学事业的先驱。竺可桢同志生前表任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主任,他将很大的精力倾注于从事、组织、领导我国自然资源综合考察研究工作,为我国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自然资源科学事业的创立、发展以及培养自然资源考察研究人才方面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今年是竺可桢同志逝世十周年。他虽然离开我们十年了,但从事自然资源考察研究工作的同志们,十分怀念我们的竺老。为了缅怀竺可桢同志对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工作的贡献,传播他渊博的学术见解和深远的科学预见,寄托我们的思念,本刊转载竺可桢同志的遗作《十年来的综合考察》,同时刊载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为纪念竺可桢同志写的《深切怀念我国自然资源综合考察事业的奠基人——竺可桢同志》。学习、继承竺可桢同志有关自然资源的学术思想与治学精神,以促进它更好的发展,使自然资源综合考察研究工作能更好地为我国的“四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7.
东南大学地学系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竺可桢(1890-1974年)于1921年在南京创建的东南大学地学系是中国成立最早的地学系。1923年,该系主任竺可桢应伦敦地理学会的邀请,在《地理教师》(Geographical Teacher)第3期上发表了此。章介绍了东南大学地学系的沿革、师生、课程设置和教学设施等,并论述了某发展方向和设施的改进等设想。此还可纠正地学史论中有关东南大学地学系早期历史的失实之处。现将此翻译成中发表,以飨研究中国近代地学史工作。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然地理的分区所谓自然地理,一方面包括地貌、水文、气候和土壤,另一方面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自然分布现象。这些自然因素是互相关联、互相制约、互相推动着的。在人类改造自然以前,地球上的每个地区都有它原有的面貌和组织,这就是所谓“自然区域”。自然区域一般是以植(物)被(复)的类型如森林、草地、沙漠来区分的。我国因为地域广大,环境复杂,植物种类繁多,并且兼有寒温带、温带、副热带、热带几种类型,各地区的气候、土壤、地形的差异既大,而且气候、土壤、地形的不同组合和相互影响,又都根本地影响着各地区的植被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相传有两句诗说道:"花如解语应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但从现在看来,石头和花卉虽没有声音的语言,却有它们自己的一套结构组织来表达它们的本质.自然科学家的任务就在于了解这种本质,使石头和花卉能说出宇宙的秘密.而且到现在,自然科学家已经成功地做了不少工作.  相似文献   
10.
<正>物候南方与北方不同。我国疆域辽阔,在唐、宋时代,南北纬度亦相差30余度,物候的差异自然很分明。往来于黄河、长江流域的诗人已可辨别这点差异,至于放逐到南岭以南的柳宗元、苏轼,他们的诗中更反映出岭南物候不但和中原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不同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