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我国装配式建筑产业在各个省市区域的发展过程中存在明显差异、发展极为不平衡的现状。本研究以我国区域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为研究对象,从建设规模、信息化水平、生产建造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政府支持力度、可持续性、综合效益七个方面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投影寻踪模型和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为基础,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对我国区装配式建筑区域发展水平差异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通过构造综合发展水平差异指数把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5个等级,我国大部分地区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处在Ⅲ、Ⅳ级水平,不同地区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政府支持力度与生产建造能力是影响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为此本文提出提升装配式发建筑发展水平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企业层面出发,立足于项目,识别采用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管理模式的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中信息技术应用的价值。应用ROI考核体系并结合财务评价的方法,建立装配式建筑EPC企业信息化投入和产出经济效益计算模型进行投入与产出综合分析,其中产出经济效益按照信息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勘察设计、构件生产、施工安装和竣工验收4个阶段中的信息化应用价值分阶段分析;利用Any Logic 7.0进行模型软件开发,实现经济效益的录入式计算与操作,从短期经济效益获得角度为装配式建筑EPC企业的信息化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从企业层面出发,立足于项目,识别采用EPC管理模式的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中信息技术应用的价值。应用ROI法并结合财务评价的方法,分析并建立装配式建筑EPC企业信息化投资的投入和产出经济效益计算模型,其中产出经济效益按照信息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勘察设计、构件生产、施工安装和竣工验收四阶段中的信息化应用价值进行分阶段分析。然后,通过投入与产出综合分析,提出装配式建筑EPC企业信息化投资经济效益计算模型。最后,利用Any Logic7.0进行模型软件开发,实现经济效益的录入式计算与操作,从短期经济效益获得角度为装配式建筑EPC企业在信息化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借鉴国家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系统分析装配式建筑EPC企业的经营特点和信息化需求特点,应用对比法,对国内外文献梳理汇总,以信息化"投入—产出"为机理,构建我国装配式建筑EPC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二级指标包括战略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建设、外部环境投入、财务指标、业务流程绩效产出、管理绩效产出、市场绩效产出、其他利益相关者和学习与成长。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组合权重计算,通过总体一致性检验,实现对装配式建筑EPC企业信息化绩效的评价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