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1.
在小教大专班写作教学领域,长期存在着一种现象:学生写作理论水平的提高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写作水平的普遍提高。我们应改变以往重理论、轻训练的教学习惯,在对学生进行理论指导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写作训练和写作实践,并在实践中做到由命题到训练到评价都要以学生为主体,做到以人为本,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  相似文献   
2.
练怡 《科教文汇》2010,(2):68-68,88
由于一些教师对口语交际的误解,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误区。本文在了解口语交际教学的内涵及其与听说训练的区别的基础上,反观现阶段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并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陈第是一位在古音研究上取得很大成就的音韵学家,其审音功力自非常人可比。文章通过穷尽式分析,统计出陈第古体诗歌327首,527个韵段。通过系联法、统计法归纳出陈第古体诗韵部共有25部并对其用韵特征进行分析。其古体诗的韵部通押情况为:先仙韵开合口通押,歌部豪部通押,职部薛部通押。其古体诗用韵特征还有:沃韵与烛韵读音有所不同,黠韵和鎋韵分属末部和薛部,入声韵尾的变化,阳声韵尾的变化,浊上归去等。该论文还进一步探究陈第古体诗歌用韵反映出的明代末年雅言通语的实际语音情况和福州方言实际语音现象。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信息传递工具。人们在利用语言进行信息传递时,总处于一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这个环境制约和影响着传递过程中言语意义的确立。这种语言环境也称为"语境"。上世纪三十年代初,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  相似文献   
5.
对陈第327首古体诗进行研究,分析其中的特殊韵字和特殊韵例,从中探寻陈第古体诗歌存在的拟古现象和体现出的方音影响。陈第的古体诗特殊用韵情况可能反映出了明代末年福州方言的某些实际语音情况:明万历年间福州方言至少有部分江韵字已经完成了韵母从o到ou的转变;庄组支韵字"史"在福州方言中押入鱼模部的时间较晚,到明代末年仍未完成;尤韵"妇"字和侯韵"母"字在福州方言中已经归入鱼部。  相似文献   
6.
本文借鉴叶嘉莹先生评析诗化之词方法,从"能感之"与"能写之"两方面对陆游词加以分析,探究陆游词兴发感动之生命力及其表达方式及语言上的美感缺失所造成的局限。  相似文献   
7.
由于一些教师对口语交际的误解,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误区。本文在了解口语交际教学的内涵及其与听说训练的区别的基础上,反观现阶段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并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根据《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和《广韵》,分析《古诗十九首》在用韵方面的特点,从韵例、韵部两个方面考查其上承《诗经》、汉乐府,下启魏晋六朝诗韵,在五言诗发展史上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