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试图在语用学的框架下,从语境化的角度分析礼貌问题。在人类认知经验的层面上,礼貌是带有交往主体意向目的的、意识形态的、认知经验的、文化特色的、框定而成的社会产品。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以语言全息论为视角来探讨语用推理,指出语用推理具有语言内全息性与语言外全息性。其一是语言内语用推理的全息性,主要从重音、词序等来讨论;其二是语言外语用推理的全息性,主要从动态语境、认知、文化等方面来分析。最后指出,语用推理是一个全息的统一体,具有全息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以往教学过程观存在的不足与局限性提出教学过程生态观:1)教学过程生态观是生态理性教育的具体表现;2)教学过程的本质不是把知识世界中的事实、理念以及合理性的认知模式传递并储存于学生主体的大脑中,而是把教学生态网络中的学生/教师的认知世界、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如何有机地、互动地“视界融合“成一个和谐的生态教学世界并培养学生/教师的生态智慧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从体验哲学的角度来看,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体验性的,是师生在相互体验的基础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此,教学过程不是静止的、给定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建构的在线体验过程。  相似文献   
5.
谈构建特色校园文化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学生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陶冶和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会产生积极影响。校园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学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更是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如何构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就显得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6.
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是对翻译与价值关系进行“求善”的说明与建构。翻译研究的现实形态是建基于翻译事实之“求真”,且在“求真”过程中获得翻译价值之“求善”的互释:翻译事实与翻译价值是彼此关联的。前者是指“翻译是什么”的内在规定,后者是指“翻译意味着什么”与“翻译应当成为什么”的价值意义。以求善为视域,翻译价值既要求“翻译是什么”服务于“翻译意味着什么”与“翻译应当成为什么”,从而关乎价值本体论之域;又兼涉翻译评价与翻译规范,从而渗入了翻译合法性、规范性与伦理性的哲学思考。作为广义的翻译价值论,它是对翻译合法性、规范性与伦理性的哲学思考,由翻译价值、评价、规范共同组成一种求善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7.
语境问题一直是语言学、语用学、哲学等所关注的问题。语境是普遍存在的,又是一个动态的生成系统,与意义的生成是互生互存的。基于这个理念,文章尝试提出语境生成"三分说",即语境与意义的生成是通过语境建构、语境凸显与语境转换三个层面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心理模型是心智对实在的或想象的情况的表征,是人类进行推理的常规形式。词汇推理也是以心理模型为推理基础的、在大脑中建立与逐步完善一个包括二语词汇的语义、句法、形态等信息的词汇推理机制。因此,词汇推理与心理模型是互生互存的,又是动态生成的,而且推理过程是以心理模型为基础同时又是建构相关词汇的心理模型过程。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CAS理论为视角对自私基因理论的核心思想进行元理论解读,其内容包括:(1)基因/模因演化是一个具有自私性、适应性、群体性与涌现性的复杂适应系统,具有CAS理论思想的特质,否认了极端还原论的观点;(2)竞争-选择机制与复制-进化机制构成自然界演化与发展的强大力量,也是基因/模因演化的驱动力。它既是对"创世论"的彻底否定,又是对系统论思想与达尔文进化论的继承与发展;既颠覆了极端还原论的无演化性观点,又否定了机械决定论的抽象永恒性。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