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3年春非典对人民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我国政府果断地采取一系列措施,遏制了疫情,维持了社会稳定,保护了人民安全。但本文认为: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的行为有诸多不合法之处,并论证了尊重合法性的价值意义,提出政府在危机管理中更要依法行政,保障公民权利。  相似文献   
2.
偏爱学困生     
肖雪莲 《云南教育》2014,(23):40-41
说到学困生,每个教师都认为那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许多教师无从下手,甚至不愿面对。久而久之,不仅耽误了学生,而且拖累了教师。  相似文献   
3.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归于自然",以儿童为本位,主张教育应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培养自然人。他的这一教育思想影响到了后来的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杜威等一大批教育家。直到今天,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认识和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发展观仍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阮籍的作品和行为中透露着一种浓厚的的生命危机意识 ,犹以其《咏怀诗》表现为最。这种生命危机意识产生而且日益浓厚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对时空危机“体认”。  相似文献   
5.
中国自古就有不少的神话传说,但比起古希腊的神话来,总显得那么不成熟,或曰,“贫乏”。本文详细论述了中国神话贫乏的诸多原因,这对于深入研究中国的神话和影响,显然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除了教授理论知识以外,更应注重能力与情感态度的培养.因此,在小学数学作业教学环节,不仅要设计高质量的作业以保障学生巩固知识、查漏补缺、提高考试成绩的基本功能,更需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促进个性发展,让其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正确的学习态度.文章结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单元设计的具体策略,供广大一线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7.
创设高校广告专业教学情境——过渡性情境的引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学习是情境特定的,可以分为真实情境,过渡性情境,理论情境三种形态,其中过渡性情境具有结合真实情境和理论情境优势的特点。本文探讨了案例教学、项目引入等多种建立过渡性情境的教学方法,重点介绍了案例教学在建立过渡性情境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肖雪莲 《海外英语》2012,(24):267+279
Applied Linguistics requests to research th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by using contrastive and error analysis (Zhang, 2001, p.13). English voice system includes 46 vowels and consonants phonemes. During the study process, accents are mainly caused by students who view the target language phoneme system and mother tongue phoneme tongue system equally, so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tell the target language from mother tongue in systems, so that students can be preaware of their own mistakes in pronunciation (Zhang, 2001, p.16). When the practical problems encountered, students can find the reasons and resolve them faster and better, under the guidance of a good teacher.  相似文献   
9.
社会转型时期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不仅要有物质支持,精神支持也不可或缺。本文从研究“相对剥夺感”理论入手,阐释了“相对剥夺感”的涵义和内在结构层次,并相应地分析了我国转型时期弱势群体的“相对剥夺感”这一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提出要从选择合适的参照群体、树立正确的公平理念、建立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三个方面对弱势群体进行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10.
信息社会青少年媒体教育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媒体教育概念的提出媒体教育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学者提出的,1983年开始在该国实行。英国教育部曾要求:“学校必须考虑媒体教育的责任,所有教师都应该检查电视节目并与年轻人一起讨论。”德国也把媒体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一部分。随着媒体的日趋多样化及其作用的不断增大,媒体教育在德国的学校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德国教育学家认为,媒体是现代文明的基本组成部分,它对一个人的生活、对社会,尤其对文化、政治和经济均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学校教育中必须开展媒体教育,使学生具备有意义、有选择地使用媒体的能力。早在1985年德国巴伐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