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科学研究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面对网络浪潮的强大冲击,有些编辑感觉很难适应这个信息爆炸的环境,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策理论水平不高,编辑理念陈旧; 二是文字功底、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策划能力较弱; 三是信息意识不强等。那么,如何能成为一个网络时代的“复合型编辑”呢?本文结合网络时代的新特点提出了几点粗浅的认识,即一是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较强的政策理论水平,崇高的精神境界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是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时刻注意编辑理念的更新; 三是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 四是要具备较强的“网上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创刊于1981年10月的《中学生数理化》,在过去的27年,既饱尝了幸福的琼浆,也历经了坎坷与磨难。随着“减负”和“一费制”带给教辅类期刊的巨大冲击,《中学生数理化》痛定思痛,通过对同类教辅期刊的分析研究和到教学一线深入实际的调研和分析,采用对比分析和定量的研究方法,针对老师和学生对理科类教辅类期刊的三个重要需求“方便、使用、好看”对原来的定位进行了调整,作出了“老师方便用,学生喜欢看”的差异定位,并从《中学生数理化》本身的性质、最终读者和老师的意见领袖作用三个方面剖析了定位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通过抓住老师和学生共同关注的焦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入手,提出了“兴趣、习惯、方法和能力”8字箴言。为了解决“兴趣、习惯、方法和能力”这个问题,精心设计了“预习手册”、“名师在线”、“探究与反思”、“生活中的数学”等栏目。《中学生数理化》编辑人员再次的调研结果和《中学生数理化》近4万份的发行量增长充分证明了调整定位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