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本文通过深入研究“中国大学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今后高校科技工作的发展战略,并建立起了一个普适性的高校优秀学术论文及科技成果奖励办法。  相似文献   
2.
胡明铭  徐姝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2):119-120,126
本文针对湖南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湖南当前应选择主动学习型创新系统模式为主并兼顾跨行政区创新系统模式进行建设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减少非学术因素导致的基金项目无效申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申报管理是每个依托单位科技管理部门工作的重点。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基金项目)的申报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2006年共受理项目超过6.3万项,是“十五”第一年(2001年)的2.5倍。这主要是由于:(1)随着国家对科学基金投入的力度逐年增加,资助项目的类别和资助强度也随之增加,项目的“吸引力”增加;(2)在各单位科研实力的评估和个人学术水平的评价方面,基金项目所占权重越来越大;(3)科学基金对青年人才和海外学者的倾斜也使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有机会参与项目的竞争;(4)基金项目公平、公开、公正的评审体系、真实的反馈意见、相对完善的中后期管理和对科研失败的宽容政策等使科研人员有信心和兴趣参与基金项目的竞争;(5)免收项目申报与评审费用使科研人员尤其是年轻人有能力承受一次甚至多次的申请失败。  相似文献   
4.
结合有关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成果及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实践,本文将我国成功的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模式划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即基于产业集群型、主动学习型和跨行政区域型创新系统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同行评议研究综述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同行评议是科学界对科研项目进行评审和对科研成果进行评估的一种基本方法。尽管这是一种主观的方法,但迄今还没有找到可以取代它的更好的评价方法。最早的同行评议源于对专利申请的审查。1416年,威尼斯共和国在世界上率先实行专利制度,它在对发明者提出的新发明、新工艺等进行审查,以确定是否授予发明者对其发明的垄断权时,就采用了邀请同一行业或最接近行业的有一定影响的从业者帮助判断的做法。17世纪,英国皇家学会在评议学者的入会申请和会员的学术论文时,  相似文献   
6.
产业创新系统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产业创新系统的概念、分类、模型研究、与国家创新系统的区别和联系、与特定产业相结合的实证研究、国内外比较研究、服务创新系统研究以及政策启示等方面对国内外产业创新系统的研究进行了全面回顾和总结,并提出了该领域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一个村庄里,住着许多动物。大家都嫌乌龟笨手笨脚的,瞧不起它。 一天早上,大家合伙去打猎。乌龟也想跟大家一块去,但没有一个人肯答应它,有的鼻子一哼,有的嘴一翘,有的手一甩,有的眼一瞟,还有的甚至哈哈大笑。乌龟很生气:“不让去就不去呗,顶多少吃顿肉,干嘛这么随便嘲弄人!”  相似文献   
8.
产业创新系统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产业创新系统的概念、分类、模型研究、与国家创新系统的区剐和联系、与特定产业相结合的实证研究、国内外比较研究、服务创新系统研究以及政策启示等方面对国内外产业创新系统的研究进行了全面回顾和总结,并提出了该领域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在纪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成立20周年之际,基金委认真总结了20年基金管理的经验,并全面推进和统筹部署了源头创新、科技人才、创新环境和卓越管理四大战略[1].2007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卓越管理战略的实践推向了实质性、规范化、法制化的全新时期,也更加明确了依托单位在卓越管理战略实中的义务和责任,对依托单位基金管理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的前期管理策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设立,对我国的基础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我国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和科研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目前,各高等院校均把能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视为衡量自身科学研究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的标志。对于科技人员而言,获得这一国内最高水平的科研基金的资助,更是其科研能力和竞争实力的客观体现。对于科研管理人员而言,如何搞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的管理,帮助研究人员提高基金课题的中标率则是其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