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作者对宁波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院士进行了专访,杨院士认为,博雅教育具有"博"、"雅"、"学生中心"、"鼓励质疑的小班教学"和"丰富的第二课堂"五个要素;在天赋特质的基础上,个体要有追求,要受到好的人生观教育,遇到好的老师,才能更好地成才和培育出领导力;一流大学的标准在于学校能够改变学生的人生,并且能够给予教师足够的自由空间;培育学生广阔国际视野,关键在于给予他们足够的国际化机会,培育学生厚重的传统文化底蕴和爱国心,应在教育中重视中国元素,基础在于构建亲人般的"校—生"关系。  相似文献   
2.
创客教育近几年成为研究热点.通过书目共现分析系统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创客教育相关论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近3年国内创客教育研究中有"创客""高校""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和"信息技术"等研究热点;创客教育作为改变传统教育的基本形式,已经开始逐渐运用在各类学校中.然而,在创客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缺乏专业教师、课程体系不完善和学科课程融合不充分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从心理学角度并结合足球运动特点,论述足球裁判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常见的不良心理因素和克服不良心理因素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苏鑫 《科教文汇》2013,(26):157-158
审美教育是汉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阅读教学中的高级阶段。但在教学过程中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它的作用也往往被忽视。本文从实际教学经验出发,论述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和教学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了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原则和具体的方法,为藏区的汉语文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苏鑫 《世界文化》2010,(8):12-13
菲利普·罗斯(1933-)在当代美国文坛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称为是“文坛活神话”。和罗斯同时代出生的作家大多己驾鹤西去。  相似文献   
6.
菲利普·罗斯(1933- )在当代美国文坛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称为是"文坛活神话".和罗斯同时代出生的作家大多已驾鹤西去,2009年初约翰·厄普代克去世,享年76岁,今年年初塞林格也以91岁的高龄仙逝.  相似文献   
7.
维·苏·奈保尔是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整个文学创作呈现出后殖民时代的独特文化景观.奈保尔本人既是后殖民时代的生存者,又是书写者,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一种既独特又典型的文化品格.奈保尔作为后殖民时代的个案能较为突出地反映后殖民时代移民群体的生存共性.  相似文献   
8.
教师是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实施主体之一,教师的评价素养直接影响了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与成效。当前教师综合素质评价素养普遍存在缺失与不足,主要表现在评价理念存在偏差、评价知识短板明显、评价能力多有不足等,原因在于教师自身缺乏对综合素质评价素养的内在需求,学校层面忽视专业的教师评价队伍建设,区域层面缺少教师综合素质评价素养提升相关体制机制,传统教师教育忽视师范生专业评价素养的培养。为有效提升教师综合素质评价素养,应以知识聚焦,引领职前教师评价素养课程与教学改革;以理念导向,完善职后教师专业评价素养的培训;以实践推进,唤醒教师综合素质评价角色意识;以合作联盟,助推区域教师专业评价素养提升制度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苏鑫 《巢湖学院学报》2007,9(2):75-77,89
帕特里克.聚斯金德是德国著名的剧作家,单人独幕剧《低音大提琴》是他的处女作。作品中低音大提琴手讲述了他一个人的生活——家庭,职业,爱情。作者运用戏剧独特的舞台表演形式展示了一个现代人孤独的生存状态,继承了西方文学中书写小人物的传统,对中国戏剧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小麦遗存是研究早期人类粮食种类的重要植物考古材料。出土的小麦遗存大多数都已经炭化,但对于炭化的环境和条件尚不清楚。通过室内炭化实验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现代小麦进行烘烤,研究小麦的质量、表面颜色和粉末颜色随时间的变化来揭示小麦遗存形成的炭化条件。200 ℃以下的小麦质量和颜色变化较小,250 ℃及以上小麦的质量和颜色变化较大,且有内容物溢出。在200 ℃以下小麦的质量变化主要由于失水造成,而250 ℃以上的质量变化,不仅有水分的失去还有大量有机物、无机物等的失去。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小麦的表面颜色与粉末颜色的L*值(亮度或者白度)变化几乎同步,两者的a*值(红-绿彩度)和b*值(黄-蓝彩度)变化不同步,但a*值和b*值的变化趋势相似。虽然样品起始时表面颜色和粉末颜色的值不同,当小麦完全炭化后,表面颜色和粉末颜色的值几乎相同。实验模拟结果表明不同的温度下小麦炭化的质量损失量、颜色变化不同,为理解炭化小麦形成的条件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