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蔡丰 《考试周刊》2014,(71):20-20
古汉语词类活用中因不明活用的性质存在大量误用现象。本文主要从误把词语活用义当做义项、把词语本义当做活用义及把词语引申义当做活用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分析词类活用的误用现象。  相似文献   
2.
几乎所有的动物,从体形构造来看都是对称的——都可以沿着脊椎剖开,分成形体和重量相等的两半。然而,古代有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东西。人体的这种对称,是否也是假象呢?是的。最明显的例子是左右手。多数人右手比左手有力,但右手没有左手的温度高。科学家做过试验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高等专科院校英语教学改革受到我国的高度重视。为了提高高等专科院校英语教学水平,就要把握好英语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本文主要阐述高等专科院校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加强高等专科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蔡丰 《文学教育(上)》2014,(15):146-147
同文式会意字是汉字体系中一些特殊的会意字。这类字是把两个或三个相同的独体象形字并列或重叠在一起,以表示一个新的概念。本文分别从三个方面谈同文会意字的模糊性。一、从同文会意字中独体象形字的数量谈其模糊性;二、从联想的思维机制谈同文会意字的模糊性;三、从概念外延的不明晰性谈同文会意字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5.
蔡丰 《考试周刊》2014,(70):18-19
古汉语词类活用中因不明活用的类别而存在大量误用现象。本文从因表面语法结构相似而导致的一般用法与特殊用法易混、特殊用法的类别易混两个方面分析词类活用的误用现象。  相似文献   
6.
朱自清的散文大量运用了模糊修辞,生动地描写了众多的形象,并且将这些众多的形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系统,从而构成情景交融的优美的意境,同时给人以模糊的美感。朱自清散文的模糊意境美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形象的模糊美、情景交融的模糊美和虚实相生的模糊美。  相似文献   
7.
8.
我国逐渐和国际社会接轨,参与国际间的事务,同时在对外交往中会涉及到更多跨文化交际问题。实现跨文化交际,最重要的是了解我国文化和其它国家文化存在的不同点以及语言的差异。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我国才能够跟随国际社会发展的脚步,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国力和对外社交能力。  相似文献   
9.
农行房山区支行通过两个月的选拔基层单位推荐,经支行党组织审查研究,通讯报道组于10月26日正式建立。从这个行通讯报道组建形式上看,有三个特点;一是领导重视,确定了行长、副行长、办公室正、副主任等七人领导小组,39名通讯员中有18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15个通讯报道小组,组长由精明能干又有一定写作基础的同志担任;二是具有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