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技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资源,是科技企业的灵魂所在,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技术获取方式在企业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选择何种获取方式会受到企业规模、生命周期、地域等因素的制约,进而对研发投入绩效产生影响。文中联系资源基础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以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深入考察技术获取方式对企业绩效的调节机制。通过收集证监会两个行业共236家企业2012—2016年度的年报数据和问卷调研数据,设计技术自主化程度指标来定量界定不同技术获取方式,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的方法。结果表明: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增加研发投入有利于提高企业绩效;技术获取方式起到调节作用,会影响到研发投入的产出效率。因此,从提高企业要素生产率的角度而言,科技企业应当重视技术获取方式的选择对研发投入绩效的影响,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选择匹配性的技术获取方式类型。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中关村海淀园高新技术企业的全面调查数据,运用面板双变量Probit模型与混合Logit模型实证研究海归人数与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1)长期看,海归人数对企业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两种国际化行为均呈现正向促进作用;(2)短期内,受内外部因素影响,企业增加的海归人数正向促进了国际化行为;(3)两类不同企业的国际化行为决策方式略有差异,以对外直接投资为导向的企业更加灵活,以出口为导向的企业受更多方面因素影响。本文还讨论了内生性问题,并做了稳健性检验。创新点主要有:(1)综合考虑人财物国际化三方面,搭建统一框架进行机理和量化分析,选取面板双变量Probit模型以考察出口行为和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相关性;(2)进一步分解海归人数对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影响的因素,用混合Logit模型验证了长期因素、短期内外部因素的存在性与合理性;(3)基于中关村海淀园高新技术企业的面板微观数据具有优势。本文对企业国际化管理与国家政策制定提出相应建议,国际化竞争归根结底是国际化人才这种高端生产要素的竞争,在对外开放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吸引海归人才以助力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既有必要性,也有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