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科学研究   6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新课程理念下,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参与、愿参与、有效参与,运用生动的教学艺术,让学生不自觉地卷入学习过程,享受“学”的乐趣,掌握“学”的方法,生成“学”的能力,养成高效学习的习惯,进而获得全面发展、生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蔡长青 《今传媒》2011,(5):108-109
我国手机普及率逐年增高,手机电子书这种新兴业态也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手机电子书有诸多优点,便携、快捷、低成本、易于支付等特点使手机电子书越来越受欢迎。同时手机电子书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因此,优质的内容资源、盈利模式的转变、行业标准的出台以及手机电子书版权的保护是以后需要重点关注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科学素养已越来越成为一个现代人基本素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化学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就在于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素养。有效地落实这一课程目标的关键就是积极主动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即: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自身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使学生主动地学习,积极地进行探究,灵活地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社会、生活中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日本茶道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美学熔为一炉,凝聚着日本文化的精髓。作为一个日本通,周作人对日本茶道情有独钟。日本茶道触发了周作人对理想生活方式的思考,并对其生活观的建构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蔡长青 《班主任》2014,(12):41-43
接手六年级新班不久,我发现男生林潼做事总是很磨蹭:别人都已订正完作业,他却连一道题都没完成;写字课上,别人已经认真写了十多行,他却只东倒西歪写一两行;课堂作业,他要么不交,要么交了也是好多空白;更可怕的是每次单元测试,他连一半的作文都完不成……面对这样磨蹭的学生,我感到很是棘手。问诊磨蹭,要了解学生要想帮助、引导林潼改变做事磨蹭的毛病,我想首先要弄清他磨蹭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便是学生探索的过程。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由于受原有知识、经验和能力的限制,不少的学生不愿探索,更多的学生不会探索。对此,应让学生在老师的“四导”(诱导、指导、疏导和开导)下探索。  相似文献   
7.
蔡长青 《教育探索》2000,(12):21-21
学生的自主性是指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创造氛围或情境之中,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个体独立地去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实质,从不同的视角,遵循不同的思维方式,努力探求多种求解问题的方式方法。  在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的学习如果缺少自主性,实施素质教育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如何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到主动,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显得尤为重要。  一、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是使其自主性得以发挥的前提条件  传统的教育体制只要求学生从教师那里接受现成结论,致使学生墨守成规,不懂得、也不敢表现自我,对自己往往缺乏信心,个性…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已经让语文教师意识到了,读书对于学生学习语文、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近两年,“校园读书计划”“班级读书”“书香校园的建设”以及好书推介课、读书欣赏课、读书会(汇报课)等为了推动师生爱读书、读好书的活动也在很多学校渐行渐热,走进课堂。但是,推进课外读书,指导课外阅读还是新兴事物,还需要探索、交流与研讨,下面笔者想谈谈自己对班级读书活动的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利用ZigBee无线通信技术构建了无线智能家居网络,采用无线射频收发CC2430芯片和相关的外围电路组成了该网络终端设备与网络中心协调器的硬件电路。用户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互联网与智能家居系统实现信息的互通,对家中信息进行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10.
周作人主要是从民俗入手研究日本文化,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少有人比.他的研究并非仅仅出于兴趣,在其背后有着更为深远的思考.周作人希望通过对日本民俗的考察和研究来挖掘其中的有益因子,从而为构建中国人理想的生活方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