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3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期制作”也有人称其为“后期合成”。它是影视剧制作过程中最后的一道工作程序,也是关系到影视剧译制创作成功与否的关键一环。其主要内容就是将影视作品的画面、语言、音响(包括音乐、效果等)、字幕等诸多元素按照创作者的艺术构思和要求用技术手段将其溶为一体,使之成为完整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2.
“后期制作”也有人称其为“后期合成”。它是影视剧制作过程中最后的一道工作程序,也是关系到影视剧译制创作成功与否的关键一环。其主要内容就是将影视作品的画面、语言、音响(包括音乐、效果等)、字幕等诸多元素按照创作者的艺术构思和要求用技术手段将其溶为一体,使之成为完整的艺术作品。 本文将通过西藏电视台藏语影视剧的译制后期制作过程,着重阐明后期制作工作中的艺术创作及后期制作为提高影视译制片的艺术效果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藏语译制工作的现状 西藏电视台自建台以来就非常重视藏语影视节目的译制工作,专门成立有…  相似文献   
3.
毛主席《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三记者的谈话》(一九三九年九月十六日)一文,载于《毛泽东选集》第二卷。本文作者是当时三记者之一的《新民报》记者。  相似文献   
4.
一九三八年十二月,重庆有两家报纸举办了义卖,一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庆新华日报,一是民族资产阶级的新民报。这不但在中国新闻史上是一个创举,而且对于团结抗战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九三八年秋,为了支援浴血苦战的抗日将士,人民群众自发地掀起了捐募活动,当时的捐募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救亡团体和爱国青年,或演出街头剧、唱救亡曲,或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说以征集献金和一切有用的物品等。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和省立女子职业学校的学生们还各组织了八、九个义卖队,将捐募到的牙粉、牙刷、手绢、书画等等,在课余拿到街头  相似文献   
5.
当好一个新闻记者,我以为除了最重要的政治条件以外,还必须知识多、交游广。先谈知识多。所谓知识多,是说当记者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和一定的理论修养。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著作、党的方针政策,更是一个记者应有的义务。但是有的记者却不认真读书,不重视积累知识。华君武同志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一幅漫画“我的书架”(书架上有东倒西歪、蒙有灰尘的几本书,还有脸盆、茶壶、鞋子之类的东西),在一些记者的宿舍里就有。近来有一种论调:我是搞这个专业的,读读这个专业方面的东西就够了。真的够了吗?我想是不够的。以采访高等学校的新闻为例,一个综合大学的学科之复杂固不用说,就是专科大学如工科大学,一个专业涉及的方面也是很广泛的。比如我在吉林工业大学采访,这个学校有汽车拖拉机专业,我们去采访,除了  相似文献   
6.
我有幸于1939年9月16日,作为重庆《新民报》的记者,同“中央通讯社”记者刘尊棋、《扫荡报》记者耿坚白一道,在延安访问毛泽东。这在我半个多世纪的新闻生涯中是一件大事。在现代中国新闻史上,也是被记上了一笔的。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党史资料大事记》中,把毛泽东在延安接见我们重庆去的三记者,作为一件大事记录下来,并作了详细的介绍。这是因为,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多次会见过中外记者。在我们之前,他会见过重庆商务日报赴延安采访的温田丰等,更不用说他还在延安自己的窑洞中,同著名的《大公报》记者范长江作“竟夜之谈,直到天已黎明”。在我们之后,1944年6月12日他在延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研究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教学改革中,很多同志就拓宽办学路子,增强学校活力提出了许多好的见解,特别是对发展实用技术培训,呼声大,热情高。从根本上来说,学校活力的大小,取决于对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程度,它包括专业设置是否合  相似文献   
8.
农业广播电视教育是农村成人远距离教育,具有同一般学校不同的一些特点,这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运用现代通讯技术作媒介,编辑制作的文字教材、声像教材,由中央校和省校承担,质量比较高;二是学员大多是在基层工作,是生产的实践者,较易接受相关的知识并能较快转化为社会生产力。这正是农广校的生命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毛泽东诞生一百周年。在他整个一生的政治生涯中,值得研究和继承的东西很多。在纪念他百岁诞辰之际,就我所知和我亲身经历谈谈毛泽东是如何善于掌握时机,如何扭转一次又一次时局,而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 在革命斗争中,无论是政治的或军事的,国内的或国际的,毛泽东十分重视掌握时机,这个问题。他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谈到国民党军队对红军的“围剿”和红军的反“围剿”时,曾说:“在和敌人准备‘围剿’同时,进行我们的反‘围剿’的准备,实有完全的必要。”“这里有一个困难问题,容易发生争论。就是,何时结束自己的进攻,转入反‘围剿’的准备阶段呢?……有时准备过早,会变为等待敌人;等了好久而敌人未来,不得不重新发动自己的进攻。有时我们的重新进攻刚在开始,又恰好遇到了敌人进攻的开始,把自己处在困难地位。所以开始准备的时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来,各地为贯彻国家教委、农业部《关于改革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管理体制及有关问题的意见》,做了大量工作,相当一部分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及分校,落实了文件的有关规定,即通称评估入位的任务,进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