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信息化科技传播的受众需求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许亚丹  徐有智 《编辑学报》2002,14(5):327-329
科学技术通过科技传播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而随着信息化的渗透,科技传播的受众因所处的不同层面产生了多方位的需求变化.研究受众的需求变化成为研究科技传播理论最实际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
在信息时代,拥有用户就是拥有财富,由于传媒业可以依托媒介发展广告代理、发行、影视节目制作,信息传播服务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所以传媒业拥有极为广阔的用户资源,其市场潜力远非其它领域可比。对新闻市场进行科学深入的供给与需求的分析,无疑对优化新闻市场资源配置,提高新闻传播的效率和新闻产业的效益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20 0 0年是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年。通过合并调整 ,我国高校单科性院校过多、办学规模过小的状况已有所改善 ,一批文、理、法、工、农、医等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重新出现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成为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和努力方向。然而 ,高校合并不是简单的加法和减法 ,而是复杂的系统工程 ,从实现全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目标 ,到按照社会对人才规格需求的差异性建立合理的高校类型结构 ,要实现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 ,尤其是对高水平大学而言 ,如何实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目标 ,面临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会展近年来发展迅速,对企业的经营战略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从传播学与经济学两个不同的角度对网络会展与传统会展进行比较分析,探究网络会展发展的潜在动力。  相似文献   
5.
抓好数学建模教学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作为大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载体,越来越受到更多高校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国每年有上百所高校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有数十所高校组队参加美国主办的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参赛队的数量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取得了十分傲人的成绩。浙江大学在组织实施数学建模课程教学和竞赛活动中,对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在近3年的国际数学建模竞赛中所取得的成绩均为亚洲大学之最。 一、基地建设与课程教学相结合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数学建模是数学与计…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科技国际化成为当代社会的主要发展趋势和科学研究的重要特点。高校是我国国际科技合作最活跃的主体之一,对于我国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近年来,国内不少一流高校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方式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提升办学水平,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在国际科技合作方面具有自身优势。通过分析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国际科技合作模式,并结合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的具体实践,提出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创新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7.
借助网络平台的高校信息传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公路网、电网、铁路网、电话网等,它主要"传播"物质资源,而知识经济的核心是高速、互动、传递信息、共享知识的新一代网络,信息资源的数字化、虚拟化、巨量化、开放性、共享性等特点要求传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更多地以服务方式完成服务功能,并在巨量信息中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层次加工,开发出有序的有效的信息产品,提高信息资源的可利用效率.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给高等院校带来了一个重要机遇--将信息传播通过网络进行,以更短的时间--"零等待",更广的范围,更灵活的机制,更好的效果让所有人分享高等教育和科技信息.  相似文献   
8.
相近的定位、类似的传播内容、传统的营销策略……我国财经类报纸同质化现象十分明显。因此,财经类报纸如何避免同质化现象,实现个性化发展,已成为媒介关注的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9.
科技传播的作用分析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科技传播是科技信息运动的一种形式,它构成了信息的有序流动,促进了科技信息的开发与利用,催化了信息与物质、能量的相互作用和转换,其目的是实现科技信息的交流与共享。科技传播为了适应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需要,在实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推动科技发展,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