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998年7月31日,新华社播发了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犯有贪污罪、玩忽职守罪的北京市原市委书记陈希同有期徒刑16年的消息。《山西日报》于次日在报眼位置刊发了这条重要新闻,但主标题制得明显不妥。《山西日报》新闻的标题是:眉题1——二十二件贵重礼物隐  相似文献   
2.
要使标题准确、鲜明、生动地突出全文的精华,体现新闻的主旨,应用成语可以说是捷径。 成语入题,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兼得 成语具有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等诸多特点。在标题制作中,恰当地运用成语,不仅能节省笔墨,言简意深;而且能准确,鲜明、生动地表现新闻中最主要、最新鲜、最精彩的事实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3.
1993年1月13日新民晚报刊登一篇“鞭炮闹剧令宝山农民胡某哭笑不得”的新闻,主标题是“不该买的他买了,不该响时它响了”。这则标题的突出特点是立体化。标题中不仅各个分句内部落差很大——本不该买的东西,胡某却买了;本不该响的时候,鞭炮却响了——可见胡某之糊涂,鞭炮之质次。而且,两分句之间又有因果联系,使落差再加一等。 对比(或称对照)作为修辞手法之一,不仅是锤炼句子的好方法,也是使标题立体化的好办法。 对比就是将两个对立的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不同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叙述或说明,借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鲜明性和战斗性。鲁迅先生曾说:“优良  相似文献   
4.
“本报通讯员”,虽标为“本报”,实并非专门为“本报”采写新闻稿件的处在基层的专职或兼职“爬格族”。他们既是基层党委、政府或企事业单位的“吹鼓手”,又是新闻行当里的一个特殊群体——编外记者。 许多从事这项工作十年以上的人都曾有过一段辉煌历史,但现如今绝大数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为何?苦思冥想也还是觉得懵懵懂懂,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近几年许昌市食品工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总结出许昌市食品工业发展中具备的优势和发展潜力,发现了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利用优势发挥潜力,解决现存问题的一些对策和措施,以期能对许昌市食品工业的发展壮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许昌发制品产业集群成因及发展问题分析,指出内生型发制品产业集群的不足及其轴轮式集群发展模式的缺点,剖析发制品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招工困难、利润下滑、产业链条短、人才短缺等问题,并对许昌发制品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阅读报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标题。新闻赖于标题的点睛传神作用来吸引读者,打动人心。要使标题准确、鲜明、生动地突出全文的精华,体现新闻的主旨,应用成语可以说是捷径——因为成语是汉文化几千年积累的财富,是“现成饭。” 一点提醒:成语入题,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兼得 成语是语言中定型的,使用中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的,多数由四字组成的词组。它作为中华民族语言宝库中的珍贵财富之一,具有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等诸多特点,往往寥寥数字,即可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在标题制作中,恰当地运用成语,不仅能节省笔墨,增强表达效果,做到育简意明,言简意深,而且能准确、鲜明、生动地表现新闻中最主要、最新鲜、最精彩的事实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1993年11月18日的参考消息,在报道夜视仪的发展变化时,制作了这样的主标题——“在黑暗中伸手可见五指”。“伸手可见五指”是成语“伸手不见五指”的巧妙仿用。它不仅准确、生动地表达出夜视仪的功能和特点,而且所包含的作者对变化中的夜视仪之“将在各领域,包括与罪犯及偷猎者作斗争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的欣喜之情和也可能被用于战争的忧虑之情也隐隐可见。 两句补充:成语结构多样来源不一,标题中使用率  相似文献   
8.
一、动词是制作标题的“主力军”之一 汉语动词极富表现力,各种动作和行为的细微差别都可以用适当的动词区别开来。例如,1993年1月14日参考消息刊登报道说,“伊拉克不顾联合国和华盛顿的一再警告,连续3次进入科威特”,主标题制的是“伊拉克‘又摸了老虎屁股’”。尽管这个  相似文献   
9.
读到1996年1月6日《新民晚报》标题“日本人又在‘等’新首相(肩),村山富市昨交出‘帅印’(主)”时,眼前豁然一亮,多么传神的一则标题。 标题对于新闻,正如眼睛对于人。读者未读新闻,先要接触标题。标题有没有神,传什么神,对读者阅读新闻与否,怎样阅读(是走马观花还是下马看花)至关重要。因此,标题制作要准确、鲜明、生动。通常我们说标题要传神,就是要在准确基础上力求传神,而不能因为要生动要传神,而减少准确度甚至不顾准确度。比如报道福州、纽约警方联手侦破一起绑架勒索案,标题制作“绑匪被抓获,人质被救出”,虽“被”字重复,不十分传神,却非常准确,但报纸刊载时去掉了两个“被”字,把被动者变成了主动者,连意思都反了,还谈什么传神。这实在是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10.
情感是人韵喜怒哀乐等心理表现。导语中的情,就是渗于新闻立意、贯穿新闻中的爱憎、褒贬、扬抑等情感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前移。这样,读者与作者实现心理情感上的换位,即作者之喜变为读者由衷的愉悦,使其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作者之怒变为读者强烈的正义感,使其产生拍案而起的冲动;作者之哀变为读者善良恻隐的心绪;作者之乐变为读者会心的微笑。我们在阅读《吃一江水,出两样人》这篇新闻(1994年9月12日《中国青年报》)导语时,不是也同样生发出对救人者(献身)的崇敬、对被救者(悄遁)的谴责之情吗! 那么,如何写出传情的新闻导语呢?笔者以为至少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开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